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李冰

分类:【传统文化】

战国时期水利家。秦昭王时任蜀郡守,于岷江兴办水利工程多处,以都江堰最为有名。这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性系统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效益卓著。它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地。此外,他还主持凿平了青衣江的溷崖(今四川夹江县境),并治导洛水(什邡等县境)和汶井江(邛崃等县境),穿双流县境的盐井诸陂池。其事迹见《华阳国志?蜀志》。

战国时著名水利专家。我国著名水利枢纽都江堰建设组织者。约公前256―前251年,秦平蜀后不久,被秦昭襄王任为蜀郡(今四川省成都附近)守。自山区流入成都平原的岷江,水源十分旺盛,但因流速骤降,易淤易决,水患十分严重。他在其子二郎和王?等人协助下,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主持开凿青衣江的溷崖(今四川省夹江县境),修治沫水(即大渡河)与岷江合流处,疏导什邡的洛水和邛来的汶井江等,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都江堰的起点是位于灌县西北的“百丈堤”。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修筑鱼嘴状分水堤,即都江鱼嘴,下接金刚堤,将岷江分为内外两股。内江自灌县西南离堆的“宝瓶口”而下,入成都平原,成为既可灌溉又可通航的渠道。在外江即岷江正流的下游也开辟了灌溉渠道,并起排洪作用。在都江堰附近还修筑了平水槽,飞沙堰等工程,使进入内江的洪水漫出外江,以确保内江灌溉区的安全。都江堰的分支河渠计有520余条,分堰2200余个,灌溉面积达300余万亩。都江堰水利工程修成后,河底常易被沙砾卵石填充淤积,李冰又为后人留下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和“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使都江堰历两千多年至今仍在发挥巨大作用,成为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他被后人尊为“川祖”。

彩色宽银幕电影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84年出品。编剧:陈泽远;导演:王亚彪; 摄影:安治国;美术: 王兴文;化妆:王玢瑞、纪伟华;主要演员:胡庆士、毛燕华、游江雄、赫海泉、王敏宜、李媛媛、庄培元、李连生。影片所描写的是战国末期,李冰父子二人入蜀治理岷江的光辉业绩。该片于1984年中国电影 “金鸡奖”评选中,获最佳美术奖和最佳化妆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