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固分类:【文化精萃】 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自幼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寻师,博览典籍,结交英贤。顺帝阳嘉二年(133),公卿举以对策,诏特问当世之弊,他纵论外戚、宦官干政之害,建议削夺外戚梁冀势力,罢退宦官,并应严令中常侍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朝廷一时为之肃然。诏拜议郎,后出为广汉雒县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隐居不仕。永和中,任荆州刺史,因弹奏赃官,得罪梁冀,徙为太山太守。后迁大司农。汉安元年(142),帝遣侍中杜乔、周举等八使案察州郡,所弹劾多宦官亲党,诏令勿究。他乃与廷尉吴雄上疏谏争,帝不得已,更下令免前所举刺史、二千石,朝中称善。顺帝死,冲帝即位,以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在位半年即夭亡,他主张更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为帝,冀为继续把持朝政,坚持立年仅八岁的安乐王子刘缵,是为质帝。不久,质帝为冀所鸩杀,他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再议立刘蒜为帝,而冀与宦官刚密谋立其妹婿蠡吾侯刘志。公卿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畏冀,唯他与杜乔坚持本议,冀乃说梁太后策免其官,刘志竟立,是为桓帝。因为梁冀所衔恨。建和元年(147),刘文等谋立刘蒜案发,冀诬他共为妖言,下狱。门生王调等上书申其枉,得太后赦免。及出狱,京师市里皆称万岁。冀畏其声威,乃更据前奏事,杀之于市,露尸街头。弟子郭亮等为守葬不去,太后闻而命敛尸归葬。史赞他“据位持重,以争大义,确乎而不可夺”。《后汉书》卷六十三有其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