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纯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纯甫分类:【文化精萃】 金代文学家。字之纯,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阳(今河北阳原)人。1197年(章宗承安二年)进士,时号“龙门”。仕至尚书右司都事。去世于南京(今河南开封)。其自幼聪敏,研读词赋,后改攻经义,少年时曾作《矮柏赋》,以诸葛亮、王猛自期。由于仕途不得志,便纵酒自放,与禅僧士子来往,被人称为“中州豪杰”。他长于散文,其文法宗《庄子》、《列子》、《左传》、《战国策》,文风雄奇简古,影响很大。时人雷渊、宋九嘉等人作古文皆效法他的文章。其诗歌想象奇特,构思别致,颇有唐人卢仝、李贺之风。如《雪后》、《赤壁风月笛图》等。晚年喜好佛学,研究其中奥义。其自订其文,将自己作品分为几类,有关论性理及佛、老的文章编为《内稿》,其它如碑志诗文等则为《外稿》。《中州集》中录有其诗作。 金文学家。字之纯,号屏山,弘州襄阳(今河北阳原)人。祖父李安上,曾夺西京进士第一;父李采,卒于益都府治中。幼颖悟,初学词赋,及读《左氏春秋》,大爱之,遂笃学经义学。二十岁登承安二年(1197)经义进士第。喜谈兵,有经世之心。泰和六年(1206),章宗南征,两次上疏策其胜负,章宗奇之,后战情多如其所料。宰相爱其文,荐入翰林。宣宗迁汴,再入翰林,时丞相高琪擅权,擢为左司都事。纯甫视高琪必败,以母老辞去。不久高琪事败被诛,纯甫复入翰林,连知贡举,官终京兆府判官。 为文学庄周、列 寇、左氏,后进多宗之,故能一扫辽、宋余习。今存文七篇,所作《矮柏赋》以诸葛孔明自期。今存诗二十九首,早期诗歌精工隽丽,情溢于辞,如《赠高仲常》。中期诗歌,气势豪放,雄奇高古,如《送李经》、《虞舜卿送橙酒》。晚年诗歌,旷达闲适,如《偶得》、《杂诗》。存词一首,颇有隐逸出世之思。纯甫中年,度其道不行,则纵酒自放,《金史》本传说他:“日与禅僧士子游,以文酒为事,啸歌袒裼出礼法外,或饮数月不醒。”“晚年喜佛,力探其奥义。”其哲学思想是主张儒释道合一,而归宿于佛。哲学著作颇多,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又解《楞严》、《金刚经》、《老子》、《庄子》等。在文学理论上颇有论述,主张言为心声,惟意所适,力倡奇古,反对浮艳文风,要求弟子们“别转一路”大胆创新。《金史》有李纯甫传。作品存于《金文最》,《中州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