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雄分类:【文化精萃】 十六国时成国建立者。304―334年在位。 字仲,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世居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李特第三子。秦、雍流民在巴蜀起义,他任前将军。特死,助叔父李流统领部众。流卒,他率义军继续作战,取得蜀中豪族道教徒范长生支持,攻克成都,逐走益州刺史罗尚,于建兴元年(304),自立为成都王。晏平元年(306),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史称“成汉”。在位期间,兴文教、立学官,简刑约法,轻徭薄赋,百姓安堵,海内人士多往蜀中避难。与前凉张骏通使修好。对东晋政权不取敌对态度,闻巴郡报告东军犯境,他说:“吾尝虑石勒跋扈,侵逼琅?(司马睿),以为耿耿。不图乃能举兵,使人欣然。”又曾致书代王拓跋猗卢,欲与之“分天下”。然“为国无威仪”,“用兵无部伍”,官吏班秩不别,仍遗存着“流民”特点。后战创复发病卒。传位于兄子李班。事见《华阳国志?李雄志》,《晋书?李雄载记》。 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建立者。字仲?,巴西宕渠 (今四川渠县) 羸人,西晋流民起义首领李特的第三子,母罗氏。301年,李特在四川起义,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并攻占了成都小城。任李雄为前将军。李特牺牲后,李雄与叔父李流继续领导战斗。后取得四川青城山大地主,道教首领范长生支持,势力有所扩大。304年,李雄攻下成都,控制了益州。当时李流已死,李雄自称成都王,不久称帝,国号成。以范长生为丞相。史称成汉。李雄304年―334年在位,共三十年。在位初期,政治还较质朴,官吏、服饰不分等级,除晋法律,约法七章。史称李雄为人宽厚,简刑约法,甚得民心。在他统治的三十年中,注意减轻徭役租调,“事少役稀”,“其赋男丁岁谷三斛,女丁半之,户绸绢不过数丈,绵数两”。比西晋的剥削大为减轻。当时天下大乱,而益州却相对安宁,中原人民来此避难的甚多。因而成汉政权力量有所发展,其疆域大体与蜀汉相当。334年六月,李雄生疡于头,旋即病死。时年六十一岁。谥武帝,庙号太宗。葬安都陵 (今四川成都市)。 十六国之一成汉的创建者。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人, 后迁略阳(治今甘肃秦安县南)。巴氐族。字仲。西晋末蜀地流民起义军领袖李特之子。太安二年(303)嗣父职,率领起义军继续战斗,翌年攻克成都,占据益州(今四川),自称成都王。建兴三年(306),任用当地汉族人范长生辅政,登皇帝位,国号大成。在位三十年,境内较为安定。 宋画家。北海(今潍县)人。工画道释,偏长鬼神,罕有伦比。太宗(976―997)时祗候图画院。太宗一日遍诏籍在院中者,出纨扇令各进所画。雄曰:“臣之技不精于此,所学者不过鬼神,虽三五十尺,亦能为之。”上怒索剑欲诛,雄亦无屈意。俄得释去。后遁还乡曲。北海龙兴寺有画壁,所作《钟馗图》尤为精粹。《图画见闻志》、《圣(宋)朝名画评》、《图绘宝鉴》皆有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