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杏花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杏花村分类:【文化精萃】 (1) 在山西省汾县城东北,以产佳酿汾酒、竹叶青闻名遐迩。酿酒始于南北朝,后经历代盛誉不衰。不少名人骚客咏诗刻碑,赞绝美酒。酿酒之水取于古井,俗称神井。水纯味醴,清冽,所酿佳酒芳香醇厚,余味无穷。明末,闯王李自成率兵经杏花村,饮汾酒,曾书誉“尽善尽美,”村名一度改为尽善村,建国后,扩建厂房,提高质量,屡被评为全国名酒,荣获金质奖章。产品畅销国内外。(2) 在安徽省贵池县城西。产名酒。唐诗人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指此。杏花村酒盛名历久未衰。今贵池县酒厂产杏村大曲,芬香、味醇,远近闻名。 在贵池市西郊。这里杏花遍野,景美如画,并产名酒,有“杏花自古艳池阳,美酒名花十里香”之誉。据《贵池县志》载:村中旧有黄公酒垆,凿有古井,“香泉似酒,汲之不竭”。后人在井栏上刻“黄公清泉”字样。时人争饮,被誉为“黄公广润玉泉”。用此泉酿酒,色清味醇,唐会昌四至六年(844―846年),杜牧任池州刺史,闲暇时常漫游杏花村,观赏时景,品尝名酒,写下了名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后,杏花村名闻遐迩,文人纷至沓来。明代以后,曾在此筑亭、修祠。贵池人郎遂撰《杏花村志》12卷,记有“杏村十二景”。明末,左良玉兵围池州,杏花村曾遭焚掠。今人们在这里广植杏树,重酿美酒,使杏花村再现旧时风光。 位于市西郊,有“杏花自古艳池阳,美酒名花十里香”之誉。据《贵池县志》载,村中旧有“黄公酒垆”并古井泉,“香泉似酒,汲之不竭”。后人于井栏刻“黄山清泉”,以此泉酿酒,色清味醇,时人争饮,称“黄山广润玉泉”。唐会昌四年至六年(844―846)杜牧任池州刺史,闲暇常漫步杏花村,写下千古传诵诗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遂成千古名区,文人纷至游览题咏。明代以后,曾在此筑亭、修祠,供人们游览。贵池人郎遂撰有《杏花村志》十二卷,“杏村酒肆”为贵池十大名景之一。明末左良玉兵围池州,杏花村遭焚掠。今人于此植杏林,酿美酒,使杏花村再现旧时风光。 著名文化古镇。全国有南北两处,皆与酒文化有关。(1)在安徽贵池县西,向以产酒著名。《江南通志》载:唐会昌六年(846),诗人杜牧任池州(今贵池)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即指此。传闻,酒家以“黄公酒垆”最有名,至今仍存黄公古井,井圈上刻“黄公广润泉”等字。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2)在山西汾阳县城北15公里。有古井一口,俗称“神井”,井上建亭名申明亭。据古碑文记载,水味如醴,甘馨清冽,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的水源。杏花村原名茂林庄、杏花坞。世代祖传酿酒为业,因栽植大量杏树,杏花开放十里香,连酿出的酒也有杏花味。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至今汾酒、竹叶青仍驰名中外,誉满全球,在筵席上视为珍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