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杜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杜陵

分类:【传统文化】

汉宣帝刘洵的陵墓。位于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村南。陵区南到长安县大兆乡东伍村、甘家寨,北至西安市曲江乡马腾空村,西自三兆村西,东到?河西岸。东西长三公里,南北长四公里。封土形如覆斗,底部和顶部平面均为方形,边长分别为175米与50米,高29米。陵墓四面各有一条墓道通入地宫。每条墓道宽8米。陵园平面方形,边长430米,墓居中央,陵园墙基尚存,宽8米,厚2.5米,四面墙垣正中各辟一门。已发掘了北门和东门,西门和南门也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四座门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门距封土120米,门址通宽85米,进深20米。陵园由门道、左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考古工作者在杜陵东北400米发现一处西汉建筑遗址,建筑物内的夯土台基东西63米,南北66米,现存的夯土比附近地面高2米。遗址内出土了大量汉代砖瓦,有素面和几何纹、回形纹、乳丁纹铺地砖,别具特色的朱雀、青龙等纹饰的空心砖,“长乐未央”和“长生无极”文字瓦当。建筑台基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南北向大道,宽6至7米,向南分别通往宣帝陵和王皇后陵的陵园及寝园,可能是杜陵的陵庙遗址。杜陵的陪葬墓很多,从地上现存封土来看,有62座。

位于西安南郊三兆原上,系汉宣帝刘洵和王皇后合葬墓。《汉书?元帝本纪》载: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春正月,孝宣帝葬杜陵。《长安志》载:杜陵之制正方,询之居人。每方二十步,据地60亩,四面去陵10余步,皆有观阙基址,皇后合葬杜陵,称东园。刘洵,字次卿,生于公元前90年。从公元前74年到公元前49年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任贤用能,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人民安居乐业。据考古探测,杜陵为覆斗形,封土面积约44亩,高66米,围墙距封土150米,墙宽9米,周长2公里。有明清石碑13个,陵东有陪葬墓18座。陵园以殿作大门,内有寝殿,便殿等遗址。杜陵曾是游览胜地,李白的《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若日,流光天远川。”站在杜陵塬上,西安古城尽收眼底,若天气晴朗,大小雁塔及钟楼也依稀可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南郊杜陵原上,西汉宣帝刘询(前91―前49)陵墓。《汉书?元帝本纪》载,初元元年(前48)春正月,孝宣皇帝葬杜陵。陵园平面呈方形,边长430米。墙夯筑,基宽8米。四面正中各辟一门。寝园位于陵园东南,有寝殿和便殿两大组建筑。今存陵园、寝园遗址。陵墓居于陵园中央,封土覆斗形,底部边长175米,顶部边长50米,高29米。四面正中各有羡道通向地宫。陪葬墓现有封土者62座,分布于杜陵东北、东南和北部。有明清立石碑十三个。杜陵是西汉诸帝陵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杜陵古为杜柏国地,本名杜原,亦名鸿固原,系一高地,?、?两河流经于此。汉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及即帝位,遂于此卜择陵地,建造陵园,因名杜陵,原改称杜陵原。唐时为游览胜地,李白有《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杜陵东南有汉宣帝皇后陵墓,因其规制小于杜陵,唐人称之为“少陵”。杜甫于天宝十三载(754)曾卜居于杜陵、少陵附近,故自号少陵,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杜陵野老、少陵野老。白居易有《杜陵叟》诗,写元和四年(809)杜陵一带人民灾难困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