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朱分类:【传统文化】 战国初思想家。或称杨子、杨子居、阳生。魏国人。主张“为我”、“贵己”、“轻物重生”,与墨家“兼爱”、“贵义”相对立。孟子责其“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心上》)“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滕文公下》)无成文著述,其片断资料散见《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今本《列子》有《杨朱篇》,系晋人伪托,不足为据。 战国初年哲学家。又称杨子,阳生或阳子居。魏国人,活动于鲁、沛一带,也曾南游到沛(今江苏沛县),见过老聃。他发挥了老聃“摄生”的观点,主张“全胜保真,不以物累形”,为“贵生”、“重己”而摒弃一切。反对墨子“兼爱”和儒家的伦理学说,提倡“不入市城”、“不处军旅”,极其重视个人生命,反对别人侵害自己,也不主张侵害别人。孟子曾批评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其实他所追求的“我”只不过是“道”的化身。一说“为我”即“为道”,“不拔一毛”即不损大体,不伤本性。没有留下著作,《列子》中的《杨朱篇》疑系后人伪托。其事迹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书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