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行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行密分类:【文化精萃】 五代吴国的建立者,公元902―905年在位。初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少孤贫,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唐末曾响应黄巢起义,后被唐兵捕获,庐州刺史郑?释缚,遂应募为州兵。自募力勇无行者百余人,于中和三年(883)杀都将,总统诸营,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其部下有刘威、徐温、陶雅等三十六人,号称三十六“英雄”。庐州刺史郎幼复弃城走,行密遂据庐州,唐被迫任杨行密为庐州刺史。光启三年至景福元年(887―892)杨行密与地方军阀孙儒等反复交兵,因孙儒等专务杀掠,至杀人充军粮,人心不附,遂为杨行密所败。景福元年(892),杨行密率兵回扬州,唐任为淮南节度使,淮南江东诸州都为淮南镇所有。杨行密选孙儒降兵五千人作为亲兵,甲胄皆以黑缯饰之,称为“黑云都”,衣食从优,以备冲锋陷阵。乾宁四年(897),朱瑾及沙陀将李承嗣、史俨等率骑投淮南,杨行密待之优厚,任以为将,势渐强。与此同时,杨行密在诛孙儒后,奖励农桑,薄赋轻敛,减轻徭役,运茶、盐与邻镇通商,政事宽简以节省费用。几年时间,民力也逐渐恢复,遂搜兵练将,以图霸业。天复二年(902),唐昭宗任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封吴王。都扬州,经与朱全忠反复交兵,逐渐扩地,至公元905年,共有二十七州。同年,杨行密死,年五十四,谥曰武忠。其第四子杨溥称帝,追尊行密为太祖。《新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有传。 五代吴国王,庐州合肥人,原名行愍,字化源。父?,世为农家。杨行密为人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日行三百里,起初为本州步行急递文牒。后应募从军,以功擢为队长。高骈驻节淮南,以行密为淮南押牙知庐州事。唐光,启三年 (887),唐廷以朱全忠兼淮南节度使,以杨行密为节度副使,朱、杨联合,共击孙儒。公元897年,朱、杨决裂,朱全忠遣名将庞师古、葛从周攻淮南,被淮军击败。此后,杨行密据有江东、淮南,西上进图洪州和鄂州,朱全忠不能与之争。在后梁灭唐之际,他联合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抵制朱全忠。他注意网罗人才,先后得袁袭、高?、李神福、徐温、台?等文吏武将,信用不疑。他注意保境安民,经过六年战乱的江淮,重又出现了繁荣景象。902年,唐廷赐爵吴王,遂以广陵(今扬州) 为都,设官置属,实际上已形成独立政权。几年中,歼孙儒,擒赵?,破杜洪,灭田铈,声讨朱全忠,打败吴越,平定江淮南北,稳住了脚根。天钓二年 (905),吴王杨行密死,年54岁。其子杨渭时,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陵曰兴陵。太妃史氏生烈宗杨渥,夫人朱氏,太后王氏生睿帝杨溥。太祖子六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