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柳毅传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柳毅传书

分类:【传统文化】

杂剧剧目。全名《洞庭湖柳毅传书》,元尚仲贤作,有明刊本,其中以《元曲选》本较流行。取材于唐李朝威传奇小说《梆毅传》。写洞庭龙王之女受丈夫泾河小龙虐待,在河岸上牧羊,秀才柳毅替她送信向龙王求救。龙女得救后,感激柳毅,和他结为夫妇。剧上“牧羊”、“龙斗”等折,对原著有所丰富,增强了神话色彩。近代戏曲剧种多有改编演出。解放后亦出版了一些取材于此的连环画、年画等美术作品,如《龙女牧羊》、《柳毅传书》等。故事流传千余年而不衰,反映了群众对美满婚姻的向往与追求,说明了这一主题所具有的人民性。

元杂剧剧本,全名《洞庭湖柳毅传书》。元人尚仲贤作。剧本取材于唐代李朝威传奇小说《柳毅传》。这一故事在宋、元间广为流传。宋杂剧有《柳毅大圣乐》,宋元南戏有《柳毅洞庭龙女》。剧本写洞庭龙君之女三娘受丈夫泾河小龙虐待,被罚在泾河岸牧羊。柳毅赴考落第后路经此地,见义勇为,为龙女三娘千里传书,向洞庭龙君求救。其叔父钱塘龙君率水卒打败泾河小龙,救回三娘。龙女得救后感激柳毅,与他结为夫妇。剧本对龙女摆脱悲惨命运所作的挣扎,书生柳毅的侠义,钱塘龙君的嫉恶如仇,都刻画得相当成功。对后世影响较大。明代黄惟楫《龙绡记》传奇,许自昌《橘浦记》传奇,清代李渔《蜃中楼》传奇,《乘龙佳话》杂剧以及清代地方戏《乘龙会》、《龙女牧羊》均受其影响。《柳毅传书》有明刊本,以《元曲选》本流传较广。

唐传奇故事。唐高宗仪凤年间,有儒士柳毅廷试下第,将还湘滨。因有乡人于泾阳,前往告别。路遇一牧羊妇人,色丽而愁容。问之,知乃洞庭龙君之女,受父母之命,嫁泾川次子为妻,因受夫家厌薄,又无法告于远地父母,悲不自胜。知柳毅返乡,欲托其传书于洞庭。柳毅激于义愤,毅然代为传书。至洞庭,龙君之弟钱塘君闻信大怒,杀龙女夫家之人,救出龙女。因感柳毅之恩,欲将龙女许配柳毅,因言辞傲慢,而被柳毅拒绝。于是赠金银珠宝送其出。自此,家巨富,先后娶张氏、韩氏为妻,皆亡。徙家金陵,常以鳏旷多感。后娶范阳卢氏,视其妻,深觉类于龙女。生一子,方知卢氏乃龙女所化。二人终成夫妻。事出《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异闻集》。

彩色电影戏曲艺术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改编: 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计大为、叶至诚执笔;导演:蔡振亚;摄影:吴国疆;演出:南京市越剧团;主要演员: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蒋鸿鳌。故事梗概:书生柳毅赶考落第,归途遇洞庭龙女三娘。三娘悲诉丈夫泾河小龙对自己的虐待之状,柳毅深为同情,遂奔洞庭千里传书。三娘之叔钱塘君率兵抵泾河,除掉小龙,救回三娘。柳毅临别,三娘以鲛人珠相赠。三娘并与其父洞庭君化作渔家父女来到人间。三娘化身三姑认柳母为干娘,柳毅归来,每见三姑便忆起三娘。渔翁传说龙王嫁女,柳毅特至湖边向三娘祝贺。三娘飘然而出,与三姑化为一人,二人结为良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