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格律词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格律词派分类:【传统文化】 宋词流派名。北宋前期之词,大多即景抒情,比较自然质朴;降至中期,一些词人分趋两途,或走清超豪迈一路,信笔挥洒,直抒胸臆,或趋精工典丽一路,刻意为词之风逐渐兴起。至北宋后期,后一种倾向发展成为潮流,形成一个被某些学者称为“格律词派”的流派。此派严辨平上去入四声,讲究字声的曲折顿挫,音律的谐协和婉,语句的锻炼修琢,章法的绵密细致,建立了严密规整的格律形式。此派创始人是北宋后期的周邦彦,与他同时的“大晟词人”和南宋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周密、张炎、陈允平、王沂孙等是此派主要作家。周邦彦在徽宗朝任职于大晟府,精通音律,其词题材大都限于婉约派的传统范围,但作为一个开派大家,艺术上很有特色。其长处,在于为宋代词坛提供了规范化的格律标准,为丰富宋词的创作技巧和形式美作出了贡献。其短处,在于相对贫弱的内容和对格律的严格讲求,开启了南宋后期词风的形式主义倾向。南宋后期的著名词人,如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张炎、周密等,大多奉周邦彦词精审严密的格律为师范,故有些学者从这个意义上把他们划入格律词派;但他们学周并非亦步亦趋,而能各具面目,卓然名家,并在内容和风格上形成突出的“雅”的风貌,故有些学者又称他们为“风雅词派”。格律词派对南宋后期词坛和后代讲究格律的词人影响很大,流风余韵,直至清末。清代的常州词派,对周邦彦就极为推崇。参见“风雅词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