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梦溪笔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梦溪笔谈

分类:【文化精萃】

笔记。北宋沈括撰。26卷,后增《补笔谈》3卷,《继笔谈》1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全书分故事、辩证等十七门,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成就之大成。所载毕升活版印刷术、指南针装制法、喻皓《木经》及其建筑成就、高超三节分压法治黄河决口、河北“团钢”“灌钢”技术等都是重要史料。书中还总结出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与求弧长近似公式“隙积术”和“会圆术”;有关地磁偏角问题的记录,比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时发现地磁偏角早400年;正确解释了小孔成像、声波共振等物理现象,还分析了太行山、雁荡山形成中流水的浸蚀作用。对古生物、地史、地下水、矿物和矿床、石油的应用、药物的性状作了叙述。另有大量条目记载当时政治、军事及传闻轶事、艺文掌故。对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的叙述。此书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存元、明覆刻乾道本。通行正补续三编本首出《稗海》。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胡道静《梦溪笔谈》。

综合性科学名著。北宋沈括撰于1088至1095年间。凡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共三十卷。十几万字,计六○九条,分十七类,此书是作者晚年于梦溪园将其一生见闻、科学活动和研究心得以笔记文学体裁写成。内容广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军事、科技等,科技部分占全书大量篇幅,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化学、地理、地质、气象、水利、冶铸、建筑、动植物及医药等领域。总结记述了我国北宋时期及以前的科技成就,载录了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的珍贵资料,如毕?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该书是唯一可查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建筑师喻皓的建筑技术,河工高超堵塞黄河决口、巧合龙门的三埽施工法,磁针装置四法,灌钢技术、水法炼铜法等。书中还记述了作者自己在自然科学许多领域中的研究、发现和精辟见解,如数学方面对“隙积术”、“会圆术”的研究;物理方面对力学(共振现象)、光学(曲面镜成像等)、声学(扁形乐钟的机制等)、磁学等领域的研究。观察磁现象时发现,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对磁偏角的最早记载。天文方面对五星运动、陨星坠落、月亮盈亏等天体现象,地学方面对山川平原的形成均有独到的分析。书中还介绍了在立体地图制作、田亩水文测量方面的科学作法。社会科学领域也有不少创见。作者注重实践和科学实验,善用逻辑推理,即“原其理”或“以理推之”,成就卓著,又重视民间科学技术人物和发明创造,其撰著对我国后世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在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古代科学的“百科全书”,“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作者宋代沈括。本书为笔记类杂谈集,内容极为丰富。全书共二十六卷。卷一至卷十二的篇目为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每一篇目条占两卷;卷十三为权智,卷十四至卷十六为艺文;卷十七至二十三为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廖误、讥谑,每一篇目各占一卷、卷二十四、卷二十五为杂志;卷二十六为药议。本书写进了作者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重大成果,如对日全蚀的科学解释和新的隙积术,会圆术等,又记载了毕升的活版印刷以及宋代的各种指南针,反映了当代最新科技水平。另外,本书文笔生动优美,妙语惊人,文学价值极高。本书有“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之称。

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作。沈括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曾任京师昭文馆编校、提举司天监、权三司使等职。为人多才多艺,博学强识,对科学技术尤有研究。晚年定居于润州(今镇江市)的“梦溪园”中,以笔记体裁撰成《梦溪笔谈》及《补笔谈》、《续笔谈》30卷,把一生所见所闻和他自己在学术领域的研究心得记录下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理、地质、生物、农学、医学、气象、化学化工、冶金、建筑、水利以及经济、军事、文学、音乐、考古、史学等等,范围十分广泛,其中科技内容约占三分之二。不少记载可补正史之缺。尤其是古代某些重大的科技发现或发明,就出于该书。如关于指南针的最早记载包括磁针的人工磁化技术和磁偏角的发现;毕?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西北人民对石油的发现使用等等。因此,此书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史上的学术宝库。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盛赞《梦溪笔谈》,把它看成是“中国科学史的坐标”。

宋代笔记。北宋沈括撰。26卷。又《补笔谈》2卷、《续笔谈》1卷。元钓三年(1088)括闲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写成,因名。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目,凡609条,包括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气象、医药、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历史、考古、文学、音乐、美术等内容,皆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及见闻。现有元刊本及明弘治、万历等版本传世。近人胡道静有《梦溪笔谈校证》。

书中纯数学条目虽然不多,却很有创造性,尤以隙积术和会圆术最为重要。所谓隙积术是指解决累棋、层坛及酒家积罂之类积之有隙者的体积,即刍童形垛积,其体积是在《九章算术》刍童公式[(2b+d)a+(b+2d)c]上加(c-a),其中n为垛积层数, a,c分别为上下底宽的个数。这实际上是二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开宋元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研究之先河。所谓会圆术是已知弓形的矢及圆的直径求弦及弧长的方法,在中国数学史上首次给出了弧长近似公式Sc+,其中c,v,d分别为弦、矢及直径,为元王恂、郭守敬《授时历》弧矢割圆之所本。此外,“棋局都数”条认为19路棋盘的棋局总数为1.74×10

172

,并给出了三种计算方法,实际上使用了指数定律。书中记录了许多早期的乘除捷算法,如求一、上驱、搭因、重因、增成等,并且认为应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见简即用,见繁即变,不胶一法,乃为通术”,是刘徽思想的继承发扬。

许多条目表现出沈括在天文学上的高深造诣。他提举司天监时力主以实测日、月、五星行度为基础改历,指出以前诸历的失误在于修历时“多只增损旧历而已,未曾实考天度”。他表彰卫朴所修《奉元历》“今古未有”,斥责当时一些司天历官自己无知却又畏惧别人超过自己而阻挠实测的行径,为卫朴“不能尽其艺”而感到可惜。他重视观测手段尤其是浑仪、漏刻、景表的制造与改进,加大了浑仪的窥管,每夜观测三次,连续观测了三个月,“凡为二百余图”,得出当时极星“远天极犹三度有余”的结论。他通过10余年的观测研究,不仅验证了太阳视运动不均匀这一事实,而且指出冬至一日“百刻而有余”,夏至一日“不及百刻”。他坚持月本无光,太阳照射乃有光的认识,通过模拟实验,证明日、月为球形,并对日、月蚀的成因作了科学解释。他还科学准确地描述了治平元年(1064)常州、宜兴一带的流星及坠落于宜兴许氏园中的陨铁。他认为传统的阴阳合历“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提出了十二气历,以十二气为一年,以立春之日为孟春一日,惊蛰为仲春一日,大月31日,小月30日,岁岁齐尽,永无闰余。这个彻底改革历法的建议更适合于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作息,且十分简明。可惜一直没有得到采用。

书中关于物理学的创见记载很多。记述了指南针的发明,比较了4种装置方法,发现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是为世界上关于磁偏角的最早记载。对小孔成像及凹面镜成像作了实验记录,得到比《墨经》更进一步的结果,指出物在凹面镜焦点之内得正像,在焦点之外成倒像,在焦点不成像。他认为透光镜是铸时厚薄不一,冷却速度不同形成的,不失为一家之说。他用纸人在琴弦上作过共振试验,证明了弦线的基音与泛音的共振关系,比欧洲的同类试验早几个世纪。

书中记载了大量地理、地质、水利、气象等方面的考察研究。他对古今地名的变迁作了大量调查,纠正了若干错误的习惯性看法。他创造了用面糊糅木屑或用蜡作立体地图的方法。制图时还注意到两地间水平直线距离(称为鸟飞之数)的测算,使地图更为准确。熙宁七年(1074)他在两浙时考察了雁荡山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的地貌,认为“当是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提出了流水侵蚀的自然成因说,并类推到西北黄土高原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也是同一原因造成的。同年为整顿北方防务到太行山,他发现山崖之间往往嵌有螺蚌壳及形如鸟卵的石子,横亘石壁如带,便推断此乃远古海滨,进而提出“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科学地解释了华北平原的成因及海陆的变迁。元丰三年(1080)他出知延州,于数十尺地下“得竹褂一林,凡数百茎,根杆相连,悉化为石”,推断此地“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是地学和古生物学上的重要创见。这些思想都比西方同类思想早几百年。书中还有大量古生物化石、矿物的记载。他记述了帼延境内石油的性状、用途,并用油烟尘治墨,指出“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书中记述了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表现了他测量方面的才能知识和运筹思想。他主持治汴时,为改洛入汴,进行了地形测量,他按段以水取平,测量高低,测得自汴京上善门至泗州淮口凡840里130步,高低相差194,86尺。书中关于气象的记载反映出他对气象规律有一定了解,甚至能进行天气预报。

医学、音乐、书画、考古也占有相当的篇幅。《药议》记载了他对药物的名实,药物的采集、功能、使用的考察研究,对后来李时珍影响极大。《乐律》两卷是探索中国古代音乐演进的重要资料,《书画》则反映出他对书法绘画艺术的深厚造诣,并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史料。沈括踪迹所至,注意搜求出土文物,并借以考定书面资料,书中此类记载甚多,反映了他历史知识的广博及对初创不久的考古学的贡献和深刻理解。

记载许多平民百姓在科学技术上的创造,是《笔谈》的一大特色。他表彰平民天算学家卫朴,而毕?发明活字印刷术,河工高超治河,木工喻皓著《木经》等的科学成就,河北的灌钢技术,羌族的冷锻瘊子甲技术,铜胆法等先进技术,都赖此书得以流传。尽管此书自序说不敢私纪朝廷之事,也不涉及士大夫的毁誉,但还是揭露了官僚机构的腐败,表扬了某些清正官员的政绩和守土爱国行为,甚至对农民起义领袖李顺表示了同情,客观记述了起义军“存抚良善,号令严明”,书中记载了宋代的朝章制度、官宦佚闻、艺文掌故,是研究宋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以其内容丰富,考辨精审素为学人推重。虽在《神奇》、《异事》两门中颇涉神怪,但就总体论,其学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笔记。

《梦溪笔谈》以它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贡献被公认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