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棒打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棒打节分类:【文化精萃】 西非地区富拉尼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数百名富拉尼族青年男女从马里、布基纳法索、贝宁、加纳、喀麦隆等国来到尼日利亚北部和尼日尔南部的两国交界地区举行这种节日活动。届时,青年们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腰间系一很粗的布腰带,还戴着耳环、手镯等装饰品,有的脚穿凉鞋,有的打着赤脚。赛前要举行盛大仪式,由当地最高酋长主持。仪式中间,要表演地方歌舞、摔跤、赛马等传统节目。棒打,才是节日的高峰。参赛的男青年每30人围成一个圆圈。酋长下令开始,每圈有一个人自告奋勇走到圆圈中,第一个接受棒打。出场时,他让旁边的人检查并记录挨打的棒数。按规定,每个人经受三个人的棒打,持棒者抽打时不得超过70下。直到圆圈的每个人都经受棒打才算结束。打人者与被打者都是自由出场。打人者毫不留情,挨打者谈笑风生。谁表现得最勇敢,谁就是优胜者,否则,将被人耻笑一世。富拉尼人认为棒打场可以训练本民族男青年具有勇敢、坚强、临危不惧的精神。一个人老了,棒子上的记号越多,表明他年轻时参加棒打节的次数越多,社会地位就越高,越受到人们尊重。死后,棍棒被当成“圣物”供奉在神台上。每逢盛大节日,子孙们对棒棍顶礼膜拜,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勇敢的民族,连节日也体现出勇敢的精神。西非地区富拉尼族的传统节日――棒打节,就是一个典型。 棒打节的主要活动――棒打比赛,是相当残酷的。参加比赛的男性青年每三十人围成一圈,当酋长下达命令后,每圈中便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地走到圈子中央第一个接受棒打。这时,圈子中会先后走出三个人来,每人都手举棒子,使尽全力,劈头盖脸地抽他七十下。按规定,圈中所有的人,都要轮流被三个人棒打。同时也三次去打别人。许多人当场被打得鲜血淋漓,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奄奄一息或当场毙命。因而周围邻近的民族以及各国人士一再要求富拉尼人停止这种活动。但棒打节至今仍十分流行,甚至有足够的力量抵挡今天现代化生活的影响和冲击。 每年一到四月,数百名乃至上千名富拉尼族青年男女便从马里、贝宁、加纳等国来到尼日利亚北部和尼日尔南部的两国交界处与当地的富拉尼一起举行棒打节活动。他们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腰系一根很宽的布腰带,戴着耳环、手镯等装饰品,有人脚上穿上了现代化的塑料凉鞋,更多的人仍保持着传统的样子――光着脚丫。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个青年男子手中都握有一根用西非地区特有的红木树做成的量轻质硬、不易折断的细长棒。棒打比赛开始前,依旧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仪式由当地最高酋长主持。仪式上要表演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歌舞,进行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竞赛。在棒打比赛中,挨打者尽管疼痛难忍,却仍一个个谈笑风生,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富拉尼人素以勇敢著称,在他们看来,棒打节可以帮助本民族青年培养勇敢、坚毅的精神。事实也正是这样。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谁在比赛中表现得最英勇、最坦然,谁就是优胜者,下场后常常会有漂亮的姑娘前来倾吐爱慕之情。反之,谁若是在场上畏畏缩缩,甚至中途退场,那他就会被人耻笑终生。在这个民族里,男孩一旦长大成人便会从父亲手里得到一根特制的棒子,以后每年就带着这根棒子参加棒打节。每参加一次,棒子上便刻一道记号。到暮年,棒子上的记号越多,社会地位就越高。他们去世后,棒子便是他们家族最珍贵的遗产,被当作“圣物”供奉起来,每逢盛大节日,他们的子孙们都要对它顶礼膜拜。棒打比赛还是他们增强团结、消除误会的极好机会。比赛场上,能使互不相识的人建立友谊,也能使昔日的仇人怒气消融,变敌为友。真是“不打不成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