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楼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楼船

分类:【传统文化】

多层大木船。《后汉书?公孙述传》有“造十层赤楼帛栏船”的记载。汉武帝曾乘楼船泛江,作《秋风辞》,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亦作战船,多为3层,每层设“女墙”御弓箭矢石,女墙上开孔以发射弓弩。船蒙革以防火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即言晋王浚率战船灭吴之事。宋以后,楼船因无力抵御风暴而渐淘汰。

西汉兵种之一,水军的别称。汉军舟兵,即水军一般属郡国,多建设在江河众多的内郡和沿海地区。水军以战船为主要作战装备,包括:楼船、戈船、下濑等。楼船,船体巨大,上置高楼,可达十余丈(合公制23米以上),可远射,载兵多,战斗力强,水军因之而命名。水军士兵称为“楼船士”。后世亦有楼船,多用于游玩、观赏。

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大型战船。据《武经总要?战船》记载:船上一般建楼三重,如水上高城;舷侧列女墙战格,楼壁开有弩窗、矛穴;四周护有毯革,以防矢石;楼顶安有拍杆,用以打击敌船;船上备有炮车、檑石,可击砸敌船;所备铁汁,可炙灼敌军;船面四周备有宽道,可行车走马。楼船自春秋末即为大型战船,实为其他国家所罕见。据《越绝书》卷八记载,越国从会稽迁都琅?时,“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松柏以为椽”。《史记?主父偃传》称秦始皇“命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以攻越”。《史记?平准书》说,汉武帝建楼船高数十丈,以攻南粤。晋将王?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率大队楼船攻金陵,灭亡了东吴。宋太祖于乾德初年(963)造楼船数百艘,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凿大池训练水军。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陈友谅曾率水军驾数百艘楼船,在鄱阳湖同朱元璋水军船队进行决战。明王朝建立后,楼船仍为主要战船之一。

一种建有楼舱的大船,多作为战船。始建于秦。秦始皇曾“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攻越”。大规模建造始于汉代。汉武帝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东汉马援伐交趾,所将大小楼船多达二千余艘。楼船本身大小不一,层数也不等,有二层的,第二层称“庐”;有三层的,第三层称“飞庐”;有四层的,第四层称:“雀室”,也称“翟室”、“爵室”。作战用的楼船一般是三层,蒙有皮革,上立旌旗,每层都设女墙,上开驽窗。汉以后历代都有用楼船作战的记载。在今广东德庆等地的汉墓中出土有汉代楼船的陶制模型,可供参考。楼船也作为皇帝的游船,装饰华丽,前113年汉武帝乘楼船在汾河上游览,作《秋风辞》曰:“泛楼船兮济汾河,模中流兮扬

波。”

是一种建有楼台的船。春秋战国时期楼船已是一种重要的船舰。在水战中相当于陆军的行楼车。秦以后,楼船更发展为水军的主力船舰之一。直到宋朝以后,由于楼船遇到暴风无法用人力控制,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才逐渐少用。楼船本身大小不等,楼台层数也各不同,一般2至4层。2层的第二层称“庐”;3层的第三层称“飞庐”;4层的第四层称“雀室”,指像鸟雀一样在室中候望。作战用的楼船一般为三层。每层都有防御敌人弓箭矢石的“女墙”,女墙上的窗孔用来发射弓弩。为了防御火攻,船上蒙盖皮革。楼船上还树有旗幡壮声势。汉代水战频繁,据史料记载,一次战役就出动楼船二千余艘,水军达二十万人左右。在西晋(280)灭吴的水战中,王浚所统率的楼船大者百二十步(一步约合6尺),可以载两千多人,船面上可以驰马往来,曾有人叹曰:“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西山怀古》诗中生动概括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古代的楼船也被作为皇帝的游船。《秋风辞》写道:“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讲的就是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与群臣乘楼船游览在汾河之上的盛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