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楼观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楼观派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派别之一。因尹喜修道之地“楼观”(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而得名。尹喜即关尹子,道教尊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北朝道士多集于楼观,楼观成为当时道法重镇,楼观派因而逐渐形成,至隋唐而鼎盛。此派以《老子五千文》及“三洞经文”当其经典,兼修内外丹,并以符篆召神劾鬼,为人治病。因其处在佛教势力较盛的环境,为同佛教抗衡,极力鼓吹老子化胡之说,与佛教徒相诟詈。元代并入全真派。 道教教派。宗奉老子,以周朝尹喜为创始者,今陕西周至县楼观台是其活动中心。《楼观本起传》载:“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迎老子在这里说《道德经》,为道教最古的道观。楼观派显于北朝及隋初,至唐尤盛。西晋时,楼观道士郑履道门人梁谌,称得遇受命老君而降于楼观的真人尹轨,授以“炼气隐形之术”、“水石还丹术”、“六甲符”及采服日月黄华法,修炼成道。梁谌之道数传至尹通,见重于北魏太武帝,曾奉敕建斋行道。北朝道上遂多止于楼观,为北朝道法重地,道士陈宝炽、李顺兴等为朝廷钦重。隋文帝曾赐命道士王延为玄都观主、道门威仪。李渊反隋,楼观遣道十迎唐军人关,唐高祖亲临楼观礼老子,赐建“宗圣宫”,代有封敕。唐高宗时楼观道士尹文操撰《玄元皇帝圣纪》(已佚),为唐朝所重。楼观派承扬老子道德二篇,兼修炼养与符法。竭力主张老子西出函谷化胡之说,有《老子化胡经》、《西升经》,以与佛教相抗衡,引起不少争辩。元代与全真道合流。元朱象先有《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记载楼观历代宗师传记。 道教派别之一。相传楼观为周代函谷关令尹喜居住、修道授经之所。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传说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老君曾命真人尹轨降于楼观,授梁谌“水石还丹术”、《日月黄华上经》等。南北朝时,北朝道士多集于此,成为当时道教活动中心而形成一派,故以“楼观”命名。该派以《道德经》、《三洞经文》为经典,修内、外丹,以符?之术驱鬼降妖,祈福治病。力持《老子化胡经》。唐朝时达到鼎盛,元代时归并于全真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