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上航行的有关祭祀和禁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水上航行的有关祭祀和禁忌

分类:【中国民俗】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舟船自身设备等方面的原因,旧时水上灾难时有发生,历代渔民、船民因此产生许多繁杂的祭祀和禁忌习俗。各地渔民多奉祀妈祖、关帝、水仙公和海龙王等有关神碉,闽中等内河船民则奉祀晏公、拿公、临水夫人等神碉。闽南沿海的一些渔民除奉祀妈祖外,还奉祀水仙公、临水夫人、碧云大仙及玄天上帝等为海上保护神。沿海渔民出海前,一般都先到当地的天后宫等有关神庙烧香祭祀,求神保佑。祭祀后,渔民们往往要将香火和香袋带到船上,以作护身之用。旧时每艘船都设有神龛,上供妈祖或其他海神神像,定时烧香祭祀,祈求保佑顺风顺水,满载而归。当渔船第一网捕到鱼后,要挑出一只大鱼祭献于神龛前。船在海上,每逢农历初二、十六,还要做牙祭神。一旦遇到狂风恶浪和其他危险,渔民要马上祭祀磕头求妈祖等海神显灵救难。或将纸钱撒向大海,据说这样能平波抑浪,化险为夷。闽南等地习俗,渔民在起网收鱼时,如网到大鱼骨、大兽骨,特别是人骨头时,都必须保留下来,待返航回港后供奉在海边的神庙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闽南的泉州和东山等地发现的一些古动物甚至古人类化石遗物,都是在当地的海头宫中辨认出来的。如果遇到海上罹难者的尸体,则必须及时搭起,运回海头宫妥为安葬。长期以来,各地海头宫中的这些孤魂野鬼,民间统称为“好兄弟”。每月朔望日及逢年过节,渔家都到海滩边用“五味碗”及银纸焚烧祭奠这些“好兄弟”。各地民间每年亦选择一个吉日,设宴演戏酬神谢天,酬谢保护海上平安的诸神并供奉“好兄弟”。泉州等地在普度时还有“做水普”的习俗,就是祭祀那些海上孤魂。然而,闽南沿海一些地方的渔民在航行中遇见落水者,则往往回避不救。在闽中等地,要等落水者三沉三浮后,渔民才去救援。这种不良旧俗是因为民间迷信认为如救了落水者,水鬼就要再找救人者为替身,因此不能去救落水者。

为了保证行船安全和捕捞丰收,除日常祭祀外,各种行船的禁忌也十分繁杂和严格。如闽中等地渔民遇有丧事,俗定丧家一年之内不能靠近网具。出海时不能谈及海难等不吉利的事情,船上的物品不许倒放(倒置意味翻船)。船工解手要到船尾去,如站在船头则被认为是对海神的不敬,要受到惩罚。撒网时忌大声喊叫,以免惊动神灵。在船上忌吹口哨,怕会招来鬼魅。闽南渔民忌进产妇的房间,有此“秽房”者,不得上船出海,否则会捕不到鱼。在张网时,人不得从网上跨过。在船上观航道时,忌双手背于背后。船出海要选择涨潮,俗谓“进潮旺、退潮衰”。闽东等地渔民忌讳乌鸦在船桅上啼叫,认为那是报丧的声音,遇上的要设法禳解或返航。在船上忌把饭碗丢到水中,如果不小心摔破碗,也要包好带回岸上再扔掉。各地渔民习惯把海龟看成海上的吉祥物,如在捕鱼时发现海龟,要恭敬地把它送回大海。对于自动跃入船上的鱼,俗则认为是凶煞之物,要一律放生。福建大多数地方都禁止妇女上船,更忌与男人一起出海打鱼。至于?民等连家船船民,女性在船上也有一些禁忌和限制,如不能跳着上船,不能跨过船上祭神的平头祭台,不能在船上生孩子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