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武帝茂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汉武帝茂陵

分类:【传统文化】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咸阳原西端。因其地为汉代槐里县茂乡,故名。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建茂陵邑,以全国年税总收入三分之一作建陵费用,历53年始成,为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者。《关中胜迹图志》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步,唯茂陵高14丈,方140步。”实际高可能是20丈。实测现高46.5米。陵园占地近18万平方米,东为原庙,称龙渊宫。陵冢封土为夯土筑打,略呈方锥体形,平顶。茂陵葬品丰厚。地宫极为豪华,内置梓棺,黄肠题凑(黄肠,以柏木黄心制作的外棺。题凑、木头均头向内),充沙防潮,设机弩以防盗。陵冢周围原有寝殿、便殿,侍奉者多达5000人。茂陵曾多次被盗掘,史载武帝入葬后四年,随葬之玉箱、玉杖即流散民间。250年,赤眉军攻占长安,“破茂陵取物,犹不能尽”(五代晋刘?《旧唐书?虞世南传》)。茂陵东为陪葬墓区,有卫青、霍去病、霍光、李夫人墓等。1978年在霍去病墓地建茂陵博物馆。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孝武帝刘彻(前156―前87)的陵墓。刘彻,景帝子,7岁立为太子,17岁即位,在位53年,多有建树,是西汉中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70岁时病死于长安五柞宫,葬茂陵。茂陵位于西安西北80里兴平县南位乡策村,处汉陵西南部,西南方位是“渭之朐尊长之处也。”西汉初,这里被称为槐里县茂乡,是武帝母之故乡,故葬此处,称茂陵。是西汉诸陵中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呈方形,边约129丈。陵冢为覆斗形,位于陵园正中。据《旧汉仪》记,“武帝坟高二十丈”,今高46. 5米,封土顶部东西39. 5米,南北35. 5米,基部东西231米,南北234米。陵上松柏参天,郁郁苍苍。地宫占地一顷,深13丈,墓室高1. 7丈,边长2丈。墓中随葬品极为丰富,据载: “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共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充供宾客,一充山陵。武帝享年日久,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 ( 《晋书?索靖传》)据《汉书?贡禹传》载: 随葬物品除大量金银珠宝,“珍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埋之”。西汉末年,赤眉军占领长安,打开茂陵的羡门,搬运了几十天,“陵中物不能减半”。墓室四面皆有墓道,墓门埋设暗剑、伏弩等暗道机关,以防盗掘。墓室内停置棺椁,椁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镂以蛟龙鸾凤龟麟之像,谓之蛟龙玉匣。陵冢周围建有规模宏大的寝殿、便殿。为供墓主死后游乐,墓冢东南建有白鹤馆 (今传为白鹤冢,因其残基是一长方形土台),另还有“驰逐走马馆”,和 “西园”等。武帝后宫数千佳丽被迁置陵园,如生前一样侍奉武帝起居。武帝的两位皇后陈皇后和卫皇后均未同葬茂陵,代之她们的是李夫人。李夫人“本以倡进”,能歌善舞,又有“倾国倾城”之貌,深得武帝宠爱,死后以皇后之礼安葬,并破例将其陵墓置于茂陵西北1里处 (皇后所居陵位)。墓冢封土高7丈,在距地面3. 5丈处内收成二层台,“山形二重者为英”,故墓称英陵,又称“集仙台”,当地百姓称为 “磨子陵”。茂陵以东是陪葬墓群,现地面仍有封土的12座,能确定名位的有卫青墓、霍去病墓、 金日墓和霍光墓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霍去病墓,其墓在茂陵东2里。墓冢以巨石垒砌而成祁连山形,墓前石雕刀工简练,造型生动,尤其“马踏匈奴”最为著名。现已辟为“茂陵博物馆”。

西汉茂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