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汝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汝瓷分类:【传统文化】 即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烧制出的瓷品。主要产地在今河南临汝县,临汝属古时汝州,故名。属青瓷系统。胎骨色呈深灰,质地细润,釉色近雨过天青,釉汁厚而莹。表面间或饰以“蟹爪纹”、“梨皮纹”、“青麻花纹”。开始多为素色,后期则有印花、刻花等彩纹。图案以花、鸟、水纹、鱼为主,其中缠枝花构图谨严、繁美,成为该瓷品的最具特色的装饰花纹。有宫廷用品和民间用品两种,以盘、碗、盆等为多。这种瓷品始于北宋,并达到鼎盛,南宋金兵入侵后衰亡,故宫廷瓷品传世极少。另有“临汝窑”出民用汝瓷,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60年代,汝瓷这一古老的制品又得以重生,新产品多有创新,细腻润泽,晶莹夺目。 是宋代“官、汝、钧、哥、定”五大名瓷之一,产于汝州(原河南临汝县)。汝瓷造型端庄简朴,施釉浑厚似玉,光泽柔和,明亮透底,富有水色。由于汝窑为北宋宫廷烧瓷器历年不久,传世品稀少,南宋人已有“近尤难得”之叹,流传至今者不足百件,更显得珍贵。近三十年来,经过上千次实验,终于摸索出了汝瓷的胎釉配方、加工工艺,掌握了烧制的基本规律,恢复了生产。产品不仅有仿古的陈列品瓶、尊、炉、洗,还有创新的生活用品壶、杯、碗、盘,畅销国内外。 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生产的一种青瓷产品。汝窑窑址在当时的汝州境内,故名。汝窑窑址的具体地点尚无定论,一说在今河南汝州市,一说在今宝丰县,而且两地均发现了汝窑遗址。汝瓷在北宋只限于宋徽宗年间极短的时期内生产,加之成本高,产量低,传世器物不多,故弥足珍贵。汝瓷瓷质细腻,胎体薄而坚硬;釉如膏脂,溶而不滴,呈香灰色;器形规整,庄重大方。尤其是汝瓷的釉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明代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一书中描述:“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汝瓷在我国青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历代视为珍品,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曾题词赞曰:“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如今汝瓷工艺被研究发掘,得以科学继承和发展。近年汝州市生产的汝瓷产品荣获国家金奖,已畅销国内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