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格尔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江格尔传分类:【文化精萃】 蒙古民族长篇英雄史诗。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卡尔梅克人和中国新疆卫拉特部落之中。最初产生在氏族社会末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至十五世纪得到完善,形成手抄本。史诗通过对阿鲁宝木巴(“北方的天堂”)以江格尔为首的6012名勇士的反对侵略、保卫家乡的描述,反映古代蒙古社会的生活面貌,以及蒙古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崇高理想。史诗成功地塑造了部落盟主江格尔、红色雄狮洪古尔、智多星阿拉谭策吉、铁臂萨布尔、雄辩家明彦等英雄形象。其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具有游牧民族说唱艺术的特点,每一章以酒宴开始,以酒宴结束,塑造一个中心人物,讲唱一段完整的故事。各章由江格尔、洪古尔等主要人物贯穿起来,在故事情节上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史诗语言丰富,想象奇特,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是研究蒙古民族文学、历史、艺术和民俗的珍贵资料。中国内蒙1958年出版十三章本,1983年出版十五章本。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色道尔吉译的十五章汉译本。欧洲人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开始出版、研究《江格尔传》。1804年用德文出版了两章本。以后多次被译成俄文,还有英文、日文等。1978年苏联出版了二十五章本。目前中国和世界各国学者已搜集整理了30多章,研究成果更为丰硕。 亦作《江嘎尔传》。蒙古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十三章。与《蒙古秘史》、《格斯尔传》并称为优秀的蒙古古典文学三大高峰,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世界著名的长篇史诗之一。产生于卫拉特部落,通过民间艺人演唱流传到蒙古族各居住地区。根据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判断,应是产生于氏族社会,到明代基本定型。通过描写唐苏克?宝木巴地方以江格尔为首的十二名“雄狮”和六千名勇士们同侵掠其家乡的各种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取得胜利的故事,反映了古代蒙古族人民史前社会的生活风貌,塑造了江格尔、洪格尔等英雄形象;赞美英雄们的坐骑,具有浓厚的游牧生活气息,反映蒙古民族尚武爱马的性格。每章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单独成篇,便于在游牧地区演唱;全诗又以江格尔为核心联系成一个整体。通篇贯穿着勇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高尔基曾给它以高度的评价,称赞它“完全没有悲观的情调”。现有德、日、俄、托忒、乌克兰、格鲁吉亚、鞑靼、藏等各种文本行世。195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印行的蒙古文十三章本是目前最完整的铅印本。 蒙古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广泛流传于蒙古族各地区。史诗叙述了江格尔的身世和他的家乡宝木巴的创建过程,讲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英雄们同入侵、掠夺其家乡的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史诗现收集到15章,每章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独立成篇,但前后又以江格尔为线索联成一个整体,史诗场景充满了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的浓厚气息,赞扬了蒙古族人民骠悍勇敢、顽强斗争的品格。史诗最早流传于蒙古卫拉特部落,后经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传诵,最后形成这一宏伟的英雄史诗,成为蒙古族人民以及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并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长篇史诗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