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沃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沃沮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古族名。其地北接挹娄、夫余,南连 貊,西邻高句丽,东临大海。土地肥美,宜五谷,人善田种。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以沃沮为玄菟郡,后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东部都尉。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废都尉官,封沃沮首领为沃沮侯。又有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其俗与沃沮同。见《后汉书?东沃沮传》。 东北古族名。又称东沃沮,包括南沃沮和北沃沮。分布于今绥芬河以南至朝鲜咸镜南道滨海的狭长地带。西依盖马大山(今狼林山脉),东临海,南与东 相连,北与挹娄、夫余接。其语言、食饮、居处、衣服与高句丽相似,而葬俗有所不同,盛行二次葬。居地背山面海,土地肥美,宜种五谷,故农业较发达。同时兼事渔猎。其社会发展阶段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各邑落酋长自称“三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部落联盟。汉初,曾附属卫氏朝鲜。卫氏朝鲜灭亡后,即归属西汉。汉设四郡,其地为玄菟郡。汉昭帝时,玄菟郡西迁,因而归属乐浪郡,隶属于东部都尉管辖。东汉光武时,罢东部都尉,而后改为侯国,其首领封为县侯。高句丽兴起后,势力东渐,遂臣属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