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治安强化运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治安强化运动分类:【地域文化】 亦称“强化治安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巩固在华北占领区的殖民统治,从1938年开始推行名为“治安肃整”的活动,1941年又扩大为“治安强化运动”。从1941年3月到1942年10月,日军在山东推行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日军将山东划分为“治安区”(即敌占区)、“准治安区”(即游击区)和“非治安区”(即我根据地)。对其占领区以“清乡”为主,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进行奴化教育,强化其统治;对游击区,以“蚕食”为主,加强特务活动,恐怖与怀柔兼施,并广修封锁沟墙,防止我军深入活动;对根据地,则轮番“扫荡”,实行极端野蛮残忍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由于日军的“蚕食”、“扫荡”,山东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的分割封锁,面积大为缩小,经济资源受到破坏,抗日斗争处在最残酷最紧张的阶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