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法藏

分类:【传统文化】

①唐代僧人(643―712),华严宗创始人。西域康居国人,因而以康为姓,其祖父时迁居长安。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曾从云华寺智俨学《华严经》,列为门徒。智俨圆寂前把他托付于弟子道成、薄尘。后来,武则天命京城十大高僧为授具足戒,并将华严经中贤首菩萨之名赐之作称号,后人称为贤首国师。法藏主要贡献为从事《华严经》的翻译、解说和宣讲。武后圣历二年(699)重又翻译《华严经》告成,诏令法藏于洛阳佛授记寺宣讲。前后讲新旧《华严经》30余遍。睿宗先天元年(712),在长安大荐福寺圆寂,世寿70岁。法藏著述据说约百余卷,现存者有《华严探玄记》20卷、《华严经文义纲目》等。门下“从学如云”,知名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6人。②佛教语。称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无量寿经》卷上:“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③佛所说的教法。佛法深藏妙义,故称“法藏”,也指佛经的藏库。

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宗人。被宗内推为华严三祖。本祖籍西域康居国,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世称“康藏国师”或“贤首大师”。多次参与佛典翻译、讲法和著述,大振华严之风。其作为“笔受”的新译《华严经》(80卷本),对佛法的传播发扬,有较大贡献。曾在长生殿为武则天讲华严思想,以殿前金狮子为喻,使武后豁然悟解。后集录成《华严金狮子章》。前后讲新、旧《华严经》30余遍。中宗、睿宗都礼请他作菩萨戒师。卒后朝廷赠“鸿胪卿”。门下弟子“从学如云”,知名的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6人。著述甚丰,有百余卷。现存主要著作有:《华严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经文义纲目》、《华严经旨归》、《华严策林》、《华严经问答》、《华严游心法界记》、《华严三昧观》、《华严经义海百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金狮子章》、《大乘起信论义记》等。法藏的思想着重在宣扬世界万物遍为因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物相资互待,相即相人,重重无尽,圆融无碍;并判释教相的“五教”说,而标华严宗为最高圆满之教。至此,华严一宗的周备教观始得建立。因此,他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宗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