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泛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泛声

分类:【传统文化】

或称“散声”、“虚声”、“和声”、“缠声”。有声无词的曲调。宋人认为在泛声中填以歌词是诗演变为词的一个途径。唐人所歌多为五、七言诗,而所配曲调则不能与整齐的五、七言句相合,遂出现有声无词的泛声,或在泛声中加衬字便成和声。如皇甫松《竹枝词》即以“竹枝”二字和于句中,以“女儿”二字和于句尾。宋人以为在泛声与和声中填上实词就产生参差不齐的长短句。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载:“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亦其遗法也。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贞元、元和之间,为之者已多。”朱熹亦称:“古乐府只是诗,中间却添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朱子语类》)。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苏轼《东坡志林》等亦论及这一现象。自宋以后,论词之起源者多主此说,然其是否符合实际,学术界尚无定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