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祭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族渔业生产风俗。流行于东南沿海渔区。海祭是渔民祭海的仪式。因时间不同,有三种形式:(1)渔船出海前,先要在船上祭告神祗(qi),称“行文书”。祭后将一杯酒和少许碎肉抛入海中,叫“酬游魂”,以祈求渔船出海顺风顺水,一路平安。也有由头家拿出猪头、猪肉和其他酒馔(zhuan),放在船的船边,先祭天公、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和财神,后祭橹边神。并用一根线,一头通祭品,一头从船边垂到海面,意思是祭溺海的野鬼,祛邪保平安。(2)冬至日,用三牲福礼和香烛锡箔在海边礁石上祭海神爷,由道士打醮,以求斩尽海蛇,保佑渔民出海打鱼时风平浪静。(3)当渔船在海上遇到鲨鱼、鲸鱼时,渔民向海神磕头祈祷,并向大海撒米,丢三角小旗,俗谓为鲨鱼施食引路,可免翻船之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