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淮北琴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淮北琴书

分类:【中国民俗】

流行于泗县、萧县、砀山、宿县、界首等地,又有“泗县琴书”、“皖北琴书”之称。据考,由清末自山东迁入萧县的艺人带来。起初,有北方曲艺风格,同时又有扬琴、手坠子、软弓、筝、笛、碟等伴奏乐器。后经文化水平较高的艺人修词改调,琴书在吐字行腔上有很大发展。

萧县琴书起初演唱书目皆以短、中篇为主,后来从其他曲种中移来改成曲子。板式有:慢板(即四句牌)、悲调(即基调子)、流水、垛子、流水连句等。另有开场奏乐:开门子、大八板、叫句子等。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其他有坠子、二胡、三弦、筝、软弓等。演唱形式分单口、对口和多口。对口琴书有两人对唱或一个主唱数人伴唱;多口琴书后来发展为琴书表演唱。

在泗县流行的琴书分南、北派。北派属“柴门”,风格粗犷豪放,声调激昂;南派属“儒门”,曲词文雅,委婉清丽。唱腔结构和曲牌、板腔、伴奏乐器、演唱形式等,基本与萧县琴书相同。

淮北琴书流行于涡河两岸,人称“涡阳琴书”,同亳州、太和、蒙城的琴书基本相同,形成一个支流。淮北琴书传至蚌埠,起初为乞食者路过时一人持坠胡沿门拉唱,也有夫妻合唱的,一人击扬琴兼打擅板,一人拉坠胡。后来,艺人进书场,渐在蚌埠定居。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单口琴书、对口琴书、三人琴书、琴书联唱四种。由三人演唱的琴书,互为伴奏,适用“拆唱”办法,三人“代言”不同的“角色”。乐器除扬琴、坠胡外,还有弹拨乐器,如三弦、琵琶。三人以上的群口演唱,分领唱、轮唱、对唱、合唱等方式。每人手执乐器伴奏,除三人琴书要有的乐器外,还有京胡、二胡、古筝、笙、箫、笛、管、碰铃、木鱼、梆子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