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渔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渔歌

分类:【传统文化】

民歌的一种。渔歌为渔民捕鱼、织网、晒网或休息时自编自唱的抒情性民歌。流行于沿海地区和湖泊港湾的渔民中。由于地区不同,各地渔歌的风格也不同。为区别各地渔歌,通常在渔歌前冠以地名或湖泊名。如流行于广东海丰和陆丰的,称海陆丰渔歌;流行于江西鄱阳湖的,称鄱阳湖渔歌等。内容主要是反映渔民在旧社会受压迫受欺凌的痛苦生活,表现渔民劳动生产以及思念情人等。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渔民编唱新词反映渔民生活新面貌。歌词多七言二句,七言四句,间有七言八句的。衬词较多,且富有特色。渔歌曲目较多,仅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就有二百多首。因词曲不固定,歌名随内容或衬词而定。渔歌的音乐是吸收了当地的山歌、小调和戏曲音乐等发展变化而成的。曲调悠扬辽远。多独唱和对唱。

又称“渔民歌”。民歌的一种。流行于我国从事渔业的沿海地区和黑龙江沿岸。除汉族外,有广西的京族和黑龙江的赫哲族。京族渔民歌以十二月歌的形式描写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其中唱道:“……三月里来三月中,渔讯时节无时空,未曾入睡鸡就啼,老板声声催出工。四月里来四月中,船穿浪谷抢海工,鸡啼两遍就划船,鲸鱼满载肚子空。……十一月里来十一月中,海上风沙漫天空,风沙滚滚下海,手冻得红通通。十二月里来十二月中,好难做满一年工,渔霸算盘滴嗒响,左除右扣两手空。”除渔民歌外,京族还有许多反映打鱼生活的渔歌及海歌,格式主要分三言体、五言体、六言体和自由体。艺术风格多以婉转悠扬见长。赫哲族渔歌主要反映渔民生活、腔长浑厚,质朴开阔,有原始的粗犷美。如《叉鱼歌》、《捕鱼歌》、《春季捕鱼歌》、《乌苏里船歌》等。其中尤以《乌苏里船歌》享誉中外。

琴曲。南宋毛敏仲作。其主题思想历来述说不一。据《西麓堂琴统》解题与《神奇秘谱》中《樵歌》(毛氏的另一支琴曲)解题称,南宋末,元兵入临安,毛氏耻事异姓,隐遁不仕,遂作此曲以招同志。但事实上毛氏晚年曾北上元都求官,并非守节之士。后人赋予此曲以民族意识,实始于《重修真传》琴谱之说。此外,明清以来又有人称其为柳宗元原作,或表现了柳氏《渔翁》诗意,其实据柳诗谱成的琴曲实为另一作品。毛氏此曲为一首长达十八段的大型作品,贯串一个主题音调,层层发展,曲调清越悠扬,描绘了明山秀水的旖旎风光,中间还摹拟渔夫号子与摇橹?乃之声,启人联想,艺术上颇有特色。曲终前转调为变徵音,手法新颖,为一般琴曲所无。

又称“渔民歌”。民歌的一种。流行于我国从事渔业的沿海地区和黑龙江沿岸。除汉族外,有广西的京族和黑龙江的赫哲族。京族渔民歌以12月歌的形式描写渔家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其中唱道“……3月里来3月中,渔讯时节无时空,未曾入睡鸡就啼,老板声声催出工。4月里来4月中,船穿浪谷抢海工,鸡啼两遍就划船,鲧鱼满载肚子空……11月里来11月中,海上风沙漫天空,风沙滚滚要下海,手足冻得红通通。12月里来12月中,好难做满一年工,渔霸算盘滴嗒响,左除右扣两手空。”除渔民歌外,京族还有许多反映打鱼生活的渔歌及海歌,格式主要分三言体、五言体、六言体和自由体。艺术风格多以婉转悠扬见长。赫哲族渔歌主要反映渔民生活,腔长浑厚,质朴开阔,有原始的粗犷美。如《叉鱼歌》、《捕鱼歌》、《春季捕鱼歌》、《乌苏里船歌》等。其中尤以《乌苏里船歌》享誉中外。

古琴曲。元代毛敏仲作。乐曲的主题取意于柳宗元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借渔夫之歌这一独特形式,抒写出人生天地间,交融于大自然之中的豪迈气势和崇高境界。该乐谱初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前),近代较流行的是《五知斋琴谱》和《自远堂琴谱》的传谱。1965年,作曲家周文中将其改编为室内乐作品,以多色彩的音乐效果,更逼真地描绘了一幅绝妙无比的人与山水的画卷。

属民歌类。是渔民在打鱼,编、晒鱼网等劳动时所唱的歌曲。多带有抒情性质,内容主要与渔民的生产劳动相关,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流行于沿海及江河湖泊渔村。曲目很丰富,广东、福建、浙江沿海三省便有200多首。渔民歌唱时,常在词中加上“哎哎”、“啊央”等衬词。有些渔歌的歌名便是用这种衬词来确定的,如《啊啊央调》、《里格调》等。渔歌的曲式结构有两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几种。有的渔歌还唱中带说,由于渔民来往于各地水域,渔歌所采用的曲调也异常多样。

渔歌主要流传于福建东南沿海等地,有渔诗调、仪节歌等。明清以来,福建东南沿海的水上?民就有许多世代传唱的?民渔歌,清代《侯官乡土志》等对此有不少记述,清代《海澄县志》还有“?民争唱打渔歌”之句。近现代福建民间渔歌主要有《驶船引路歌》、《马鲛诗》、《?民讨海歌》、《十二月渔歌》、《船歌》、《十把竹篙》等。其曲调大致有旋律与语言音调紧密联系、具有吟诵特点的曲调;有节奏较为自由悠长,音调悠扬宽广、近于山歌的曲调;有节奏较为规整,旋律的歌唱性较强、直接配合劳作的曲调;还有节奏性较强、旋律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曲调等。

《摇船山歌》(无锡)

好郎要结好姣娘,好船要搭好篷棚;

篷锚橹帆齐准备,开船要防风雨狂。

撑篙勿要站在船头上,抛锚勿要立在链条旁;

扯篷勿要坐在篷脚下,摇橹勿要歇在水中央。

《爱船网歌》(溧水)

早踩露水晚顶霜,一年到头水里逛;

虾兵蟹将统统管,胜过东海大龙王。

渔家生来爱船网,渔家日脚靠船舱;

船是粮来网是碗,有船有网有指望。

鱼儿蹦蹦进了网,虾儿跳跳上了舱;

鱼儿不嫌渔家苦,装满船舱好度荒。

一天离开船和网,一天肚皮饿得慌;

一年不离船和网,斗金斗银装满舱。

《祭神明》(常州)

篷漏风,网漏鱼;

摇橹结夹,绳捆篾扎;

忙请菩萨作法,西山老母保驾。

多捉点鱼虾卖卖,大男小女靠它过日脚。

明朝买了猪头三牲,

西山庙里供供菩萨。

《渔民号子》(东台)

滔滔黄海春潮涨,丰收歌儿满渔港。

船头盘车转又转,活鲜的鱼儿满船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