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滕王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滕王阁

分类:【文化精萃】

古址在江西省南昌市西,赣江之滨,依城面江。公元653年 (唐永微四年),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阁以封号名。后阎伯?任洪州牧,于阁上宴请群僚,王勃即席作《腾王阁序》而闻名于也,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为千古绝句。原阁宏伟,高9丈,三层,几经兴废。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焚毁。现拟重建。

阁名。遗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西。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代永徽四年(653),太宗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始建,阁以其封号名。上元二年(675)重阳节,洪州牧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省父适过南昌,即席作《滕王阁序》,千古传诵。继后,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称“三王记滕阁”。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云:“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唐代所建样式已无可考。宋时,阁分3层,1、2层有回廊、台阶,可拾级而上,第3层为假楼。历代屡毁屡建约28次,清康熙年间重修时,阁高9丈,3层。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焚毁。今又修复。

在南昌市赣江边,与武昌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一道被誉为“江南三大楼阁”。站在这里举目远眺,赣江抚河,风帆点点;水光潋艳,烟波浩渺;西山凝黛,彩霞飞空。极目之处,水天一色,江雾、春光浑然融为一体,气象万千。滕王阁为李世民之弟李元婴都督洪州(今南昌)被封为滕王时所造,故名滕王阁。公元675年重修滕王阁,洪州都督阎伯屿于重九日设宴高阁,遍邀宾客。适王勃省亲,途经南昌,遂得赴宴。王勃应邀挥笔为阁作序,即序赋诗,一气呵成,满座惊服。从此,滕王阁连同王勃的《滕王阁序》相得益彰,便名扬遐迩了。阁中吟咏的诗文,碑石、图画,历代不绝,丰富多彩,尤以王勃序中“飞阁流丹,下流无地”,“披绣闼俯雕甍,山源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等佳句更加出名。滕王阁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屡毁屡建,重建重修约十九次。1985年10月1日破土重建。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这次重建的滕王阁,采用宋朝式样,突出背城临江,瑰伟绝特的气势,主阁高54.4米,明三层暗四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

位于沿江路赣江边。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653),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时营建,阁以其封号命名。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洪州都督阎伯?在此大宴宾客,因诗人王勃席间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遂驰名神州。原阁高九丈,东西长八丈六尺,三层。上层后楼有韩愈题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近处有“压红”、“挹翠”、“迎恩”三亭。滕王阁历史上多次毁于兵火,重修达28次。1926年的一次焚毁,系北洋军阀邓如琢所为。1989年10月于赣江与抚河汇合处重建,距唐代原阁址约百米。新阁为仿宋建筑。主阁系据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参照天籁阁所藏宋画《滕王阁》,并依宋代营造法式建成。共九层,高57.5米。台基12米,以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其高度、面积均为天下名楼之冠。正门巨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系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毛泽东生前手书。阁内有序厅、人杰厅、地灵厅、古乐厅、丹青厅、翰墨厅等展示江西文化的陈列室,突出了文化楼阁的丰富内涵。主阁外观雄伟瑰丽,琉璃绿瓦,鎏金重檐,背城临江,视野开阔。周围正在扩建辅助设施,进一步突出主阁的高大形体和中心地位,创造优美的江南园林景观,体现滕王阁作为历代文化延续载体的丰厚与博大。历代诗文名家如白居易、杜牧、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辙、黄庭坚、朱熹、辛弃疾、虞集、李东阳、李梦阳、汤显祖、朱彝尊等,皆登临吟咏,留下无数传世名篇。

位于市北玉台山。亦名“滕王亭子”。史籍载,滕王阁有两处:一在洪州(今南昌)赣江上;一在阆州嘉陵江玉台山。前者王勃为之作序,后者杜甫为之题诗。杜甫《滕王亭子》诗云:“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滕王亭原建于山腰,尽占天地灵气。宋李献卿题咏:“三面江山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新亭建于数米高岩石基上,居高临下,气势不凡。亭前草坪有唐代经幢一座,高约8米,共三层,底座镌刻莲台,四周浮雕佛像,塔身文字斑驳难辩。亭后有高20余米、宽70余米的青石悬崖峭壁。崖壁间有二洞:一曰颐神,一曰慈氏。崖壁上刻有杜甫、陆游、杨瞻等文人墨客题咏滕王亭子的诗文。史载唐吴道子嘉陵三百里丹青佳作,是以阆山阆水为摹本,漫游默思、了然于心后,回京都一挥而就。近人岭南画家陈树人,以滕王亭为主,绘成《阆山阆水长卷图》。

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在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赣江边,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系唐永徽四年(653),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之婴都督洪州时营建,阁以其封号命名。上元二年(675)9月9日,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因诗人王勃席间作《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脍炙人口的佳句而流芳百世。滕王阁历时1300多年,屡毁屡建,前后共达28次之多,平均每隔40年左右修缮一次,最后一次是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根据文献记载:原滕王阁规模宏大,阁高九丈,共三层,阁东西长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并建有二亭,南曰“压江”,北曰“挹翠”。后又增建“迎恩亭”,为接恩诏拜御赐之所。阁中,咏阁之诗文、碑拓、图画,历代不绝,收藏丰富多采,明、清以来,更为文人名士雅集饮赋之所,号称“江西第一楼”,倍受珍视。1983年开始重建,新阁设计体现原有诗情画意,下临赣江,雄对城市,前有宽阔的庭院,两侧亭廊曲折,阁筑高台之上,登阁远眺,江中云帆点点,岸畔新楼层层,当年王勃描绘的“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已另有一番诗情画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