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潍坊国际风筝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潍坊国际风筝会分类:【传统文化】 由山东潍坊市有关部门举办,以风筝为纽带的经济文化节会。自1984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潍坊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早在明代就普及民间,20世纪30年代曾先后举办过三次风筝大赛。1983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风筝放飞表演中,潍坊的“龙头螟蚣”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扬。一位美国朋友经过考察后,向潍场市政府提出举办国际风筝会的建议,这与潍坊市有关部门的想法相吻合。于是,首届风筝会便于1984年举行。到1991年已举办8届。举办第一、二届风筝会时,还主要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后来因势利导走出了一条与经贸结合的路子。风筝会的内容也逐年丰富起来。第一届主要是风筝放飞表演,第二届(1985年)开始把传统歌舞,焰火灯会等民间艺术搬上风筝会。1986年第三届风筝会把风筝表演纳入体育竞赛轨道,举办了全国风筝比赛,同时还增加了各种交易会、展销会和经济协作会等内容。1988年第五届风筝会增加了竞选“世界风筝都”这一活动。1989年第六届风筝会上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设在潍坊。1991年第八届风筝会把风筝与钓鱼结合起来,举办了首届全国风筝钓鱼邀请赛,创办《风筝导报》,共出5期,印发5万份。风筝会规模和经济效益也逐年扩大,第八届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2支代表队,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多支代表队参加。每届都有数百名记者前来采访。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四届起,每年交易会成交总额都超过亿元,第六届达10亿元以上,第八届达到12.5亿元。1990年开始,潍坊一跃成为全国25个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城市之一。 新兴的民俗娱乐节日。流行于山东省潍坊市。每年4月1日至5日举行。潍坊风筝起源于明代,经过三百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写实、自然的特色。分平板、浮雕、桶、串四大类,花、鸟、虫、鱼、人物、器皿皆可制成风筝。潍坊风筝现已和北京、天津、南通风筝齐名,成为我国四大风筝流派之一。1983年3月,在西德莱比锡博览会上,潍坊的龙头蜈蚣和凤凰风筝,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为了提高潍坊风筝制作和放飞的技艺,活跃文化体育生活,扩大文化娱乐活动的交往,潍坊市从1984年开始举办国际风筝会,参加者有来自日本、瑞士、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