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澄泥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澄泥砚分类:【传统文化】 一种用泥烧制的砚台。唐代时始制于山西绛县。属陶砚一类,质地类瓦,坚硬耐用,发墨细润,贮墨久不干涸,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制作时缝绢袋于汾水中,一年后泥满结实、风干,将泥制成砚形,再经烧炼而成。或有开采天然石琢砚,类澄泥,亦名“澄泥砚”。品类有“鳝鱼黄”、“蟹壳青”、“绿头砂”、“玫瑰紫”、“豆瓣砂”等,以其质细而洁净者为上品。该砚最初以山西绛县烧造最好,以后山东、河北、江苏等地亦有生产,如鲁柘砚、滹阳砚等,都属澄泥砚。 陶砚。生产始于唐。原产于泽州(晋城)、绛州(新绛)等地,后失传。近年经有关专家重新研制,五台县工艺美术厂又恢复了此砚的生产。它以汾河沙泥中的澄泥为原料,经过采泥、过滤、沉淀、制泥、烘干、雕刻、烧制、细腊、创光等工序制成。有米黄、玫瑰、柿红、浅灰、茶黑等多种色泽,并具有质坚而腻、腻而不滑、坚而燥、抚如童肤、触似碧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不伤笔毫的特点,是砚中的上乘佳品,也用作一种装饰工艺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