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濮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濮议

分类:【传统文化】

宋英宗时关于崇奉濮王典礼的争议。北宋濮安懿王赵允让是英宗的生父。仁宗死,英宗即位,诏议崇奉濮王典礼。司马光、吕晦、王?等认为“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私亲”,当称濮王为皇伯。参知政事欧阳修等以为自古无称生父为皇伯之理,主张称皇考(父死称考),后以称考定议。御史吕晦、范存仁、吕大防等因此被黜。

(1)宋英宗时朝臣在崇奉濮安懿王典礼问题上的一场争议。仁宗无子,立其从兄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宗实为皇子,改名曙。仁宗死,曙即位,是为英宗。治平二年(1065),诏议崇奉濮王典礼。司马光、王?等认为,“为人后者为之子,不敢复顾私亲。圣人制礼,尊无二上”,主张追封濮王高官大国,称“皇伯”而不名。台官吕诲、范纯仁等赞同之。参知政事欧阳修认为,“《礼》:为人后者,降其所生父母三年之服以为期,而不改其父母之名”,主张称濮王为“皇考”。宰相韩琦、曾公亮赞同之。双方相持不下,而皇太后曹氏责备韩琦等所议不当。次年,太后手诏,皇帝可称濮王为“亲”,尊濮王为皇,王之夫人为后。英宗辞让尊为皇、后之手诏,只接受称“亲”之礼,并建濮王园庙。吕诲、范纯仁等又以称“亲”非是,上疏争论,遭黜贬外。这场争议涉及宗子入继大统的原则问题,故轰动一时。(2)书名。4卷。欧阳修撰。编写于治平四年神宗即位后。作者参预濮议,但其主张未被采纳,本人又为一时士大夫所论攻。作者坚持己见,认为“事固有难明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于是将濮议本末、有关原始资料、前代旁支入继大统的事例及其分析,编写成书,以备后代史官采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