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火炮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对爆炸性火器的概称。其可用厚纸、竹筒、陶罐等为容器,内填火药,引火爆炸。南宋时尤以铁壳为容器的铁火炮威力最大,有多种大小型号,如建康府专门生产的铁炮壳分10斤、7斤、6斤、5斤、3斤及小铁炮各种规格,但具体形制不详。使用时,点燃引线,用抛石机射出,爆炸声大如霹雷,迸发炸碎的铁片,颇有杀伤力。史料载,有人被铁火炮所伤,头自面霹碎,不见一半。杀伤力已接近后世的炸弹,可称标准的爆炸性火器,类似于金军制造的震天雷。南宋军在战场上时常使用,在兵器库中也有大量储备。南宋末年,江陵府军工作坊每月能生产一二千只。参见“震天雷”。 清代武器。在吉林市儿童公园内存放。为铁质,合范铸造。炮身通长1. 85米,炮口内径10厘米,外径23厘米,上铸宽窄不等的三道箍,药膛最大外径31厘米,炮尾有三道突起螺旋,中间有一残蒂――后堵蕊。在距炮尾25厘米处的上方有一圆孔,即药门,是放置引入药捻用的。药门前面铸有突起的“七星”。炮膛管壁较厚,外铸两道铁箍,在炮身靠前三分之一部位的两侧铸有耳轴。炮身上面铸有竖书楷体铭文。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