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炮炙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炮炙论分类:【文化精萃】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炮制专著。南朝刘宋雷 撰,后胡洽重订。分上、中、下三卷,成书于5世纪。原书收载药物200种,介绍药物炮制方法有炮、炙、炒、煨、煅、水飞、焙、浸等17种。记述了中药炮炙过程的宜忌,说明炮炙加工之作用不仅于便利贮藏,更有减少毒性,提高疗效等。该书系统总结了古代药物加工方法,为药物炮制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932年张骥根据上述各书重予补辑,分类叙及上、中、下三卷,并收入其它古本草书中有关炮炙经验,附卷另记有70余种药物的炮炙方法。 药物学书。南朝宋人雷(xué学)著。 专论中药炮制方法。凡3卷,载药300种,详述炮制加工方法17种。火制有煅、炮、炙、炒等法,大都用酒、醋、蜜或姜汁等同制;水制有渍、泡、洗等法;水火共制有蒸、煮等法。经过炮制,可使药物增强疗效,减低毒性,易于保存、使用。此书系统总结以前药物加工方法,为药物炮制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原书虽佚,但其内容为历代本草收录,得以保存。有些制药法,至今仍采用。《雷公炮炙论》为近人张骥辑佚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