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爪哇直立猿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爪哇直立猿人分类:【文化精萃】 其化石发现于印尼爪哇的古人类,是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猿人,因能直立行走,故称爪哇直立猿人,或简称为爪哇人。1891年,荷兰军医杜布阿(Eugene Dubois)在中爪哇省特里尼尔村附近发掘出猿人的一个头盖骨和一颗牙齿化石。次年在同一地层中又发现一根完整的大腿骨和两颗牙齿。1931―1941年,荷兰人类学家冯?库尼斯瓦尔德(G.H.R.von Koenigswald)在爪哇桑吉龙地方又发现了三个猿人头盖骨、一个下颌骨和多枚牙齿。1960、1963年在桑吉龙又先后发现猿人的下颌骨和部分头骨。经测定,爪哇猿人站立时体高不到5英尺,头骨脑容量在750―975毫升之间,头骨壁较厚,前额低平,眉峰骨突出,具有原始性,但大腿骨与现代人的大腿骨非常相似,股骨和臀围的形状和近代人亦差别不大,看来已能直立行走和奔跑。在爪哇人化石发现地点没有发现石器和用火遗迹,但后来在爪哇南部地区的巴特日坦附近相同的地层中发现了动物遗骨和粗糙的石英制品。据印尼人类学家推测,爪哇猿人群居,以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最简单的工具为树枝和尖石,以树枝追打动物,以尖石的锋利面切割狩获动物。动物的骨头和角看来亦被他们做过工具。爪哇直立猿人是东南亚发现的最早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