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牙雕一粒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牙雕一粒米分类:【传统文化】 微雕的一种,是我国工艺美术独具风格的“特技”。主要原料为形似大米粒的象牙。因其质地细腻,尤其在温和、湿润的环境内不易脆裂,故为精雕细刻的上乘材料。刻时,制作者的肉眼看不见笔触的深浅粗细,全凭感觉运力,在米粒大的象牙上刻上山水、人物、诗词、书法。山水草木,气象万千;人物形象,神情逼肖;名家墨迹,风神依旧,可谓小中容大,微中见大。据传,这门艺术始于清代末期,由当时文人于晓轩创制,延袭至今,技艺更为精湛。名家有北京武玉清,他曾于1/3米粒大小的象牙上雕出英国女皇夫妇像,形容衣着,珠饰冠冕,莫不逼真。他的另一代表作是在芝麻大小的象牙件上镌上10位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普希金、高尔基、迦里陀娑、居里、易卜生、张衡、莫扎特、萧伯纳、李时珍、鲁迅),皆栩栩如生。另有山水、走兽精品。此外,西安杨舟亦为名家,代表作品有“竹兰石三君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