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神祭祀与护牛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牛神祭祀与护牛习俗分类:【中国民俗】 福建民间一些地方有牛神祭祀的习俗,每逢四月初八,主人就在牛栏边插香上供祷告祭祀,闽南民间称之为“祭朝(厩)公”,此俗今已少见。此外,各地民间在冬至日还有将冬至丸粘于牛身上以祈其健壮的习俗。除了祈祭之外,广大民间历来还十分重视对耕牛的爱护。各地俗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的生日,是日牛皆辍耕休息,主人饲以酒面以示感谢它的辛勤劳动。霞浦民间称为“牛王诞”,是日耕牛一律放游,并以米酒炖泥鳅让牛进补。民间普遍认为牛通人性,一些年老力竭的老牛,一旦知道主人将要将其卖掉或杀掉,往往双目流泪,或双蹄前跪,做求饶之状,令人为之怜悯不已。于是古人常有戒杀牛的言行。明代古田县令杨德周曾颁布《古田县戒杀牛文》,对牛歌功颂德,对杀牛者历数其罪,下令县境禁止杀牛。《文》曰:“余之莅古田也,初已禁杀牛,而山城之民习以为常,不能变革。今留复任,以戒为禁。……柳子厚之赋曰:牛虽有功,于己何益。苏子瞻之跋曰:沉香燎帝,皆烧牛肉,读其语令人涕落。至刘禹锡叹牛文,所为壮利其力,老利其财,用尽身残功成祸归,则形容老牛之冤状与杀牛之情景,亦可谓思深而语悲矣。……阮倪者,因醉出郭,见牛放牧,直探牛舌本割之以归炙食之,后生子无舌,是又非一果报乎?宋白石村人董白额杀牛为生,后得疾,每发时须人以绳系其首及手足于柱间,以杖痛捶之方快。如是者七年方死,盖其生平杀牛正用此法也。是其果报不至异乎!” 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