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首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牛首山分类:【传统文化】 山名。①在今陕西户县西南,南接终南山。在汉代上林苑内。张衡《西京赋》:“绕黄山而款(至)牛首”。即指此。②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中华门外。本名牛头山,以山形双峰突起、形似牛头而得名。东晋初,晋元帝欲于城外立双阙,丞相王导指双峰曰:“此天阙也”。后称为天阙山。又因山西峰有石窟,名仙窟山。后建佛寺多座,唐代法融禅师曾在此设禅开教,为唐代佛教重要流派“牛头宗”发源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抗金名将岳飞于此设伏,大败金兵,遂复建康。今牛首山东麓尚有石墙遗址,传为岳飞破金兀术之故垒。古牛头山盛产松、竹、茶(天阙茶)、兰,历代建筑古迹甚多,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在南京市。因两峰对峙,状如牛头,故名。东晋南渡建康后欲立双阙(即华表),丞相王导指牛首山为“天阙”,打消了晋元帝建阙的念头,故有天阙山之名。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在牛首山西峰石窟建仙窟寺,相传辟支和尚曾在此修习,立地成佛,上天为仙,故称牛首山为仙窟山。山上寺庙众多,唐法融禅师曾在此讲禅,创立了以修习禅定为主的佛教学派牛头宗(又名牛头禅,佛教中称“江表牛头”)。山南有普觉寺、辟支洞、文殊洞,山东南有清道人祠、罗汉泉和摩崖石刻等,现仅存宏觉寺塔以及部分摩崖造像、古刹遗址。牛首山自古为兵家要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曾在此设伏,大破金兵,至今山上尚有破金故垒遗迹。阳春三月,桃李与杜鹃竞开,满山春兰杂以翠竹,崖上浮图冲霄,景色迷人。“牛首烟岚”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位于中华门外13公里处。双峰对峙如牛首,古亦称天阙山。高440多米,周27公里。“牛首烟岚”是旧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林深径幽,松涛盈耳,松林深处有石块垒成的围墙遗址,为岳飞抗金故垒。南坡有弘觉寺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明代重建,七级八面,高约25米,仿木楼阁式砖塔。1956年塔下地宫曾出土明代鎏金铜塔、佛像、玉瓶、青花瓷罐等物。塔前是普觉寺遗址,唐朝的法融禅师曾在此设禅开教,成为佛教重要流派牛头宗发祥地。山南有祖堂山,为南朝和南唐古墓集中地。山间还有昭明太子饮马池、感应泉、石塔等景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