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狄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狄青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大将。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汾阳县)人。由普通士兵成为大将,屡建战功,以阻击西夏入侵军队和平息广南侬智高兵乱为最著。宋仁宗宝元(1038―1039)间,党项族西夏国主李元昊称兵侵扰宋国西北边境,狄青由卫军散直升任延州指使,参与对入侵夏军的防御。作战骁勇,出阵时经常戴铜制假面,披散头发,率先冲锋陷阵,敌军望而披靡。四年中间,交锋二十五次,战果累累。负责西北边事的帅臣范仲淹很器重狄青,送给一部《左氏春秋传》,关照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刻意学习,进而通晓历代兵家著作,更能出奇制胜。一次,夏军进犯,狄青调遣精锐部队“虎翼军”打着战斗力差的募建不久的“万胜军”旗子出动应战。夏军素来轻视“万胜军”,略不置意。虎翼军趁隙奋勇冲杀,取得大胜。皇钓(1049―1053)间,广源州(今越南谅山城北一带)部落首领侬智高举兵略地。首先攻破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区附近),作为据地,又出兵攻占沿西江九州和进犯广州,岭南大震。此时狄青受任为荆湖南北路宣抚使和广南经制,督兵向邕州进击。他趁元夜大风雪之际,出敌所不意,亲自率军袭占邕州城北要隘昆仑关,乘势前进,迫近邕州城外的归仁镇。侬智高出动倾城兵力进行搏斗,狄青登上高阜,挥动白色旗子,按事先规定的讯号指挥骑兵分队交互冲击侬智高的步兵,追奔逐杀敌军万余人。侬智高见大势已去,纵火焚城后仓皇遁逃。历时一年之久的南疆战乱,终于平息。狄青功业显赫,被授任枢密副使、枢密使。罢任后改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后不久,以患疽去世,追赠中书令,谥为“武襄”。《宋史》卷二九○有本传。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