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独乐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独乐寺

分类:【文化精萃】

又名大佛寺。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门内。一说因寺西北有独乐水而名;一说安禄山反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得名。始建于唐,公元984年 (辽统和二年) 重建。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是中国古代斗拱木构建筑的代表作。阁内有11面观音象一尊,高16.27米,是我国最大的泥塑之一。观音阁下层四壁的壁画,是现存古代绘画珍品。寺以建筑手法高超称世。千余年来,经多次地震,仍巍然屹立。为现存最古的木构高层楼阁式建筑。

亦称大佛寺。在今天津市蓟县城内。一说因寺西北有独乐水得名;一说唐代安禄山于此起兵反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名。始创年代待考,旧传为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尉迟敬德监造。主体建筑观音阁、山门系辽代统和二年(984)重建,为古代木结构建筑代表作。山门额题“独乐寺”,相传为明代严嵩手笔。门顶为4脊5坡状,是我国现存最早庑殿顶山门。屋脊两端“鸱尾”系唐代至明、清屋脊装饰演变过程实物例证。观音阁外形与唐代形制近似,面阔5间,进深4间,3层(外观2层,内设1暗层),通高23米,为国内现存最古木构高层楼阁。阁中观音立像,头顶小佛头10个,称十一面观音像。通高16米,透穿阁中,直达阁顶,为国内最大泥塑之一。两侧胁侍菩萨及山门内天王像等,为辽代彩塑珍品,风格近似盛唐。阁下层4壁满布明代彩色壁画。清乾隆十八年(1753)于寺前增砌照壁,观音阁4角檐下加添支顶木柱,并于寺东侧兴建行宫。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天津蓟县西门内,始建于唐代。相传因唐玄宗时安禄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独乐,故名之;另一说因寺西北有独乐水,故名独乐寺。据文献记载,此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全寺现由东、西、中三路组成,东路3间正殿加回廊乃行宫,西路是四合院乃僧房,中路是寺院的主要部分,由山门、观音阁南北排列,这两座建筑结构精巧、艺术超群,又为中国古典建筑现存较早者,历史价值极高。其余均为清代建筑。

山门三间四架,采用分心斗底槽结构,进深两间,中柱明间筑门,次间砌墙,两内间各绘二天王像,两外间各塑金刚像一座。屋为四阿顶,斗?宏大,出檐深远,檐角好似飞翼更显轻巧舒展,面南檐下正中悬有严嵩书写的“独乐寺”匾额。

过山门迎面而立为观音阁,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外观两层,内部中间有暗层实三层,阁中部有腰檐平座环绕,上覆歇山顶,总高计23米。全阁梁、柱、枋、斗?数以千计,分布于下檐、平座、上檐部位的斗?多达24种,而梁枋断面总计不过6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应用模数制熟练之极。阁采用金箱斗底槽结构,内槽三层贯通形成筒状空间,中间木坛座上塑一尊16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和两尊胁侍菩萨。一层外槽铺作上安平?,内槽铺作外跳承托殿内平座,此平座沿内槽空井一周,可供人四面环绕瞻观面容丰润、体态端庄的观音和胁侍塑像,外槽四壁绘画,以十六罗汉立像、三头六臂和四臂天王像为主题,间绘秀丽多彩的山林云水和世俗题材,画面清晰,色泽鲜艳,为元、明画家之作。

为蓟县城内的著名古刹。寺始建于唐代,因寺西北有独乐水,故名。另说安禄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称独乐寺。主体建筑和观音阁,在984年重建。观音阁上下两层,通高23米,结构由榫楔相嵌而成,造型雄伟,设计奇特,堪称我国古代木结构楼阁的著名杰作。阁上有鎏金的“观音之阁”匾额。阁内供奉有一尊高达16米的观音菩萨彩塑。是我国现存的放大泥塑佛像之一。形象端庄,栩栩如生。阁内四壁还绘有十六罗汉等明代的大型彩色壁画,庄严肃穆,蔚为壮观。明万历,清顺治、乾隆、光绪彩绘重修。乾隆十八年(1735年)在寺前增砌照壁,并在寺东侧兴建行宫。独乐寺又称大佛寺。

天津蓟县城西门内,有座历经二十多次大地震不倒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它始建至迟在唐初,重建于辽代统和二年(984年),一直是佛教活动中心。1961年,它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独乐寺建筑主要有山门和观音阁两部分。从殿阁的砖木斗拱结构,到山门的庑殿顶、屋脊上的鸱吻,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山门匾额“独乐寺”三字,为明代权臣严嵩手书。门内高大的哼哈二将塑像横眉怒目,站列两旁。塑像线条粗犷,为辽代泥塑上品。山门后面院子里,一株千年古柏苍劲挺立。古柏后面便是寺的主要建筑观音阁。它高达23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匾额“观音之阁”四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题。阁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28根立柱,作里外两圈竖起,用梁桁斗拱联成一体,既美观挺拔,又稳定牢固,抗震力强。史志记载说,地震时,“官廨官舍无存,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独乐寺安然无恙。观音阁里塑有一尊高达16米的观音佛像。观音头顶十个小佛头,故叫十一面观音。它为辽代泥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实为稀世艺术珍品。

关于大佛、高阁的建筑过程还有段传说:唐太宗当年率军东征,走到渔阳(今蓟县)断了粮草。这时发现城里小庙中供着金(铜)铸观音像。唐王便跪拜观音,求借金身一用,并许愿说,借一尺,还一丈,待得胜还朝,重塑金身,再建高阁,向佛赎罪。说完叫人打碎铜佛,购买粮草。不久大军还朝,唐王准备还愿时,正好看见一株很高的杜梨树,便命就着树高建阁塑佛,并留下尉迟敬德监造。尉迟召来十几位名匠,说:“佛得高,阁得高,不用钉,不用铆。你们设计吧。”工匠们设计了几种模型,尉迟都不满意。一天,尉迟梦见黑胡子老头(鲁班)送给一个蝈蝈笼子。笼子正和尉迟想象的楼阁一样:外看两层,里看三层,中间有空,通到阁顶。后来便依此笼子设计,建成了观音阁。又传说,阁的匾额也是鲁班托梦,叫留待李白出世后再题写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