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狱中札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狱中札记分类:【文化精萃】 是葛兰西于1929~1935年间在被法西斯分子关押的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写成的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遗作在意大利出版。在写作中作者遇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参考资料,作者不得不靠记忆力来写作;另一方面,为了应付监狱检查,不得不用一些特定术语来取代马克思主义术语,如用实践哲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用现代君主来取代共产党;用社会集团来取代阶级,等等。尽管它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它不失为本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部伟大的文献。《狱中札记》内容丰富,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意大利的历史和文化,兼及知识分子问题和教育问题;第二部分论述政治问题,涉及到马基雅弗利和马克思的政治、政党理论以及国家和市民关系等问题;第三部分论述实践哲学,主要是一般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基本哲学观点是:(1)实践哲学的来源、实质和基本特征;认为它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政治著作和实践的有机综合,也是现代文化思潮的源泉;哲学的基础是实践活动,实践哲学既避免了唯我论,又充分发挥了创造性的伟大实践;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注重理论的现实政治效应,强调实践哲学的批判性,主张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2)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市民社会的理论。在哲学中统一的中心是实践,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的意志)之间的关系,它们不是简单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在政治中统一的中心是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国家)的关系;强调上层建筑、特别是市民社会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是因为在西方国家里,上层建筑中的市民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方面)起着比政治社会更为重要的作用。(3)领导权问题。它认为,存在着两种领导权:文化上的领导权和政治上的领导权。在西方国家里,掌握市民社会的领导权是掌握政治社会领导权的先决条件,政治领导权的本质是暴力,文化领导权控制在统治阶级的教育机构手中;无产阶级要争得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领导权,惟一的办法是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文化组织和文化团体。(4)新的西方革命战略:以阵地战代替运动战。在政治含义上,坚守自己的阵地,以市民社会掌握了意识形态-文化领导权为基础的阵地战是在资产阶级政权未陷入危机的稳定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所采取的战略。葛兰西承接了在青年时期关于工厂委员会的论述,贯穿了工人民主和工人自治的信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特别关注党的建设问题。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