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十二生肖动物之一。与地支“亥”相合。作为家畜,人工驯养历史久远,属“六畜”之列。养猪是农村重要副业,被称为“乌金”。日常生活中,不为人们所喜爱。只有逢“亥”年,其形象在邮票、贺年片、生日卡中才被赋予吉祥含义。唯一例外是“肥猪拱门”图案,作为民间节日的吉祥饰物,广泛流行在北方各地。属剪纸窗花的一种,用黑色纸剪成肥猪状,背驮聚宝盆,左右对贴,寓意财源茂盛,生活富裕。

动物名。哺乳纲,猪科。性温驯,肉鲜美,主要肉食资源。河北武安县磁山、河南新郑县裴李岗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有家畜猪的骨骼,时代约为公元前6000至前5400年左右。《齐民要术》、《农桑通诀》、《四时类要》诸书记载猪的饲养管理;《太平御览》卷903著录隋代卜式所撰《养猪法》,为我国最早养猪专著。光绪十八年(1892)刊行的《猪经大全》,述50种猪病疗法,迄今仍有参考价值。

猪是中国人生肖中的最后一个,它象征着男性气概。中国的猪是黑色的或白色的。有个少数民族契丹,曾于公元916年至1122年统治着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它的祖先据说长着个猪头。由于这个原因,契丹人似乎不吃猪肉。中国的穆斯林也不吃猪肉,因为这是伊斯兰教的一个普遍教规。由于玄坦神是个穆斯林①,因此没有人以猪肉向他献祭。姑娘们不吃猪的膝关节,因为这会导致怀孕。孕妇则相反,人们认为孕妇吃了猪的膝关节后,无论是对她本人还是对未出生的婴儿,都非常富有营养。“吃烤猪肉”是性交的隐喻。

“河猪”是一种河豚或海贝,它虽然毒性很大,但中国人仍非常喜欢吃。

预示考试中走运的猪

在江西有的地方,过去只有孤寡人才会饲养猪牯,后来饲养逐渐普遍起来。一般人家在买入猪仔时要很仔细地查看仔猪,要求“皮松、毛稀、脚直、嘴翘”。此外,满头白毛(其他部位有黑毛)的是“戴孝”猪,前嘴唇黑色的是“口包铁”猪,脚上多生了一个爪子的是“五爪”猪,还有“铁砧脑”、“乌卵秋”等都是不受人们欢迎、甚至是人们厌恶的品种。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长相比较丑陋、特殊,另外这类猪本身的生长发育也稍差一些。

在会昌县,乡村里出售小猪仔先由买卖双方约定时间到养户家里购买,这样一般可赊账,也可上市卖,不赊账。上门购买时,东家办小筵招待一餐;饭后买者抽签,决定买哪只猪仔,一次为定,不能变动。现在多为上市出售。而有的地方农民上街买猪仔时,不能同时买鱼肉、蔬菜或食盐回去。如果要挑一头猪仔回去,另一头则挑土砖或石头。猪仔买回家进猪栏或牛栏也有规矩,会昌农民要熏栏,然后把猪仔放进去。而挑猪仔回来的人,要站在栏口连喝三碗酒,并大声地说:“斗斗干!”如果是放入牛栏,还要向牛叮嘱“和睦相处,不准欺负它”。类似的习俗还有:当小猪进栏时,如家里原养有猪,主人抱小猪向原有猪作揖,意祈和睦相处,快速长膘;如果猪崽与牛同栏,主人则抱猪崽向牛作揖,祈求得到牛的保护。而安福农民将猪崽带到家时,先喷茶水或酒在猪身上;放猪仔入栏时,也要大声祝贺:“风吹花长,养猪门扇大,过栏猪仔三百斤!”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若暴发瘟病,通常就在猪栏门上写上“姜太公在此”的字样,以避邪驱瘟。安福县猪瘟流行时,不仅贴上“姜太公在此”的红纸,还要祭栏神。其西乡泰山一带,旧时村里还要举行“青狮灯”会,青壮年赤膊上阵,手持关刀、梭镖、虎叉之类在栏屋前耍舞,来驱“瘟鬼”。杀猪时,各地常放鞭炮,并敬谢神灵。莲花县农家宰杀生猪,主家必放鞭炮送终,接着连叫三声:“噜―――咯!噜―――咯!噜―――咯!”并盛好猪血洒在住房和牛栏四周,以蒸熟的猪尾来敬谢家神、土地、天神菩萨,以求六畜兴旺,至今仍是如此。在全南县,在家杀肥猪或外卖抬走时,主妇要连喊几声“努罗,努罗”,意即期望好家运不要被猪带走。杀肥猪时还要将洒有猪血的“花纸”安插于灶神处或厨房门边,表示对灶君、门神保佑的感谢。会昌农村仍盛行杀猪时摆香案,敬天地诸神。

赶公猪去配种称作“挎褡裢”。在配种之后,养母猪的人家要付1斗米3个蛋,作为酬谢。母猪产小猪,在农村被当作是家道兴旺的吉利事。峡江县农村里与其他地方不同:母猪临产时,主妇要在栏前“守产”;产后用稻草包扎好胎盘,挂在枫树上,寓风吹浪长之意。第三天再用鸡、肉、鱼三物祭祀姜太公,称做“猪三朝”。产后60~70天,小猪断乳分售各户,叫做“散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