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景分类:【文化精萃】 东汉水利家。字仲通,祖籍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其先人在西汉时为避祸而迁居乐浪邯(今朝鲜平壤北),约生活在东汉前三帝时期。少学《易》,遂广览众书,通天文、数术,多技艺。明帝时,与王吴共修浚仪渠(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一带),他采用?流法,使水不复为害。时黄河自西汉末决口以来,六十余年未及修治,河、汴一带常泛滥成灾。永平十二年(69),朝议修汴渠(故址在今河南郑州、开封、商邱一带),帝召他问以理水之策,他陈述利害,应对自如。朝廷乃发卒数十万,命他与王吴修治河渠。在修河中,他排除任水自流与恢复“禹河”故道的保守思想,率部属依高度地势,开凿山阜,疏浚河道,截弯取直,修固堤防。经一年多时间,筑成自荥阳(今属河南)至千乘(今山东高清县北)入海的一千多里沿河大堤,又沿河每隔十里建一水门,使河、汴分流,水势得到控制,并为多沙河流取水提供重要经验,从而收到防洪、航运和稳定河道等巨大经济效益。此后八百余年,黄河未发生重大改道。章帝建初七年(82),任徐州刺史。次年,徙庐江太守,修复当地荒废已久的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水利工程,开渠百里,灌溉稻田万顷,并在当地推广铁犁牛耕,教民养蚕织帛,勒石以记农事之例。使当地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境内粮给民足。著有《大衍玄基》,为十筮数术之书,今佚。其传见《后汉书?循吏列传》。 两汉之际人。字仲通,籍贯乐浪 邯。西汉末,与父王闳航海,东奔乐浪山中,并于此安家。少好学《易》,遂广览众书。又好天文术数,沉深而多才多艺。官伏恭府司空,主水土。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朝廷议修汴渠,与王吴率众十万,修渠筑堤千余里,不再有溃漏之患。章帝建初七年(82),升徐州刺史。翌年,迁庐江太守。教民犁耕,养蚕织帛,境内丰足。为东汉著名的治水专家,又是知名学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