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珞巴族禁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珞巴族禁忌分类:【传统文化】 珞巴族,主要聚居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瑜地区,少数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重子、林芝等县境内。共2312人(1990年统计)。其主要禁忌有:(1)巫术禁忌。“另得墨得”(珞巴语音译)为旧时民间反暗害巫术。“另得”意为石头,“墨得”意为竹圈。若有人生病,经卜封认定为仇人施暗害术所致,须请巫师和病人到偏僻山沟,巫师搬一大石,置一树杆和竹圈干上,边念咒语,边祭猪。鸡血于其上,病人跃身跨过石后,巫师一刀砍断竹圈,拾起往背面扔掉。病人须与抛竹圈相反的方向择路回家,禁忌回头张望、说话。俗信如是可禳解,并给仇人以报复。(2)忌“鬼人”(珞巴语为“则如”)。旧时民间以为有名望的“纽布”(珞巴族祭司)、杀过许多人畜者、美貌出众之女性、兄妹发生性关系者或村寨发生“鬼火”(磷火)3日后患重病者,若经行卜断定为鬼附其体而吃人、害人的“鬼人”后,可将其处死,尸体特殊处理。“鬼人”之家属、民族不得干涉,亦不作血族复仇。(3)狩猪禁忌。出猎前,忌外人进家,以门胶插树枝为忌门标记;狩猎期间,忌遇外人,若遇,悄然迅速离开;放置捕器、暗箭时,尤忌外人看见,认为外人的灵魂会夺走猎物,致使猎而无获。(4)婚忌。族内分为“麦德”(意为主人)、“涅巴”(意为低贱的人)两个等级。旧时两者不可通婚。若“麦德”违禁,与“涅巴”成婚,就要下降为“低骨头”的“麦壮”,而“涅巴”将被处死。(5)盖房忌。盖房须择地。其方式为在选中的地基上用3根小棍支起一穿了孔的鸡蛋,用油松枝烧。若鸡蛋烧裂,流出的是蛋白,意味在此处建好房后会死人,必须另择基地。(6)病忌。家有病人,忌外人进入,以为会把“鬼”带入病室,使病人不堪,其忌门标志为树枝、稻草或青芋、旗杆等物。不幸被蛇咬伤者,不得回家,由妻子或家人送饭,以防蛇毒传染;帮助包扎伤口者,一定时间内亦不得与外人接触。对麻疯病,将其送往偏僻之处,预先搭好的木屋中饿死,后放火焚烧。绝对禁止疾病流行的村寨的人进入本寨。满族禁忌满族,散居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成都、西安、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共9821180人(1990年统计)。其主要禁忌有:(1)狗忌。满族最突出的禁忌为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据说,此禁忌习俗源于“义犬救主”的传说。又说,狗在牲畜中智力发达,忠实主人,为猎人的好助手而忌杀之。(2)祭祀禁忌。家堂中的祖先牌位禁忌乱摸乱动、甚至忌灰法落于上,否则,认为是对祖灵的侮辱。祭祖供品,忌用破鼻、破耳、破尾的雄羊;忌用杂毛猪,而要全黑、无杂毛的公猪。必须在西炕搓杀猪绳、磨杀猪刀;杀猪人忌右手持刀。祭祖时要烧香,并在大门挂谷草把,以备祖先莅临喂战马之用。草把附近严禁孕妇、寡妇和戴狗皮帽的人接近。该族对马极为崇敬,有专供祭祀用的马(“他合”马)。此马不事农务,不准骑乘(尤禁妇女骑乘)不打鬃,不剪尾。满族奉貂为家神,捕貂前亦须祭祀貂神。捕貂时禁穿戴貂皮衣帽,获貂后禁当场剥皮,走出百步之后方可。(3)婚忌。旧时满族有不与汉人通婚的禁忌习俗。俗语云:“旗民不交产,满汉不能婚。”此禁俗现已在改变。(4)产忌。怀孕5月以上者,禁入马棚,亦不准牵马。产房内禁放玉器,产妇亦忌见玉器。故产前须把所有玉器拿出产房或用红布包好。(5)丧葬禁忌。忌棺材从门而出,认为门是为活人所设,死人不可用,故有窗户出棺之俗。孝子治丧后百日内忌剪发,禁止参加宴会及娱乐活动。送葬后,亲人不许在家哭,否则会再死人。禁外人(包括亲友)穿孝服进入住宅。(6)忌老少无别。晚辈对长辈不准触犯,进长辈房间,须面对长辈者垂手而立。长者赐座,只可半坐于北炕稍,双手扶膝。晚辈不得与长辈同桌共餐。路遇长辈或兄长,须问安,并站立路边,让其先过,自己方能动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