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珠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珠算

分类:【传统文化】

以算盘珠记数,进行加、减、乘、除、开方计算。由筹算演变而来。记数法,加、减、乘法运算程序与筹算基本相同。创者不详。约始于宋、元时代,元末明初普遍应用,流行至今。“珠算”二字最早见于北周甄鸾《数术记遗》。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曾记载珠算盘制造规格。其隔开上2子、下5子者为一线,而非木制横梁。现存著作有明人徐心鲁《盘珠算法》、柯尚迁《数学通轨》,朱载?《算学新说》、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黄龙吟《算法指南》等。程著流传最广。珠算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对其计算技术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科技类名词。中国古代记数法之一,始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指以“珠”为计算工具的一种计算方法。以板一块,上刻横道三条,其上下二道,以置游珠,中间一道以定算位,上下珠竖置,每位各五珠,上置一珠,下置四珠,以颜色相区别,其上珠作五,其下四珠,珠各作一,以此即可作加、减、乘、除、开方等的运算,而成为明代兴起的珠盘(俗称算盘)的前身。但今制珠盘上二珠、下五珠,且有脊梁(俗称横档)区别上下珠,与汉代珠算有异。

古代重要的计算方法。算筹计算的方法,完成于春秋战国时。“珠算”一词始出现于北周学者甄鸾伪托的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是十四种算法之一。据甄鸾注释,每位有五颗可移动的珠,上一下四,已具备现代算盘的雏形。此为世界上有关珠算的最早记载,实际上简易珠算盘的出现大约在六世纪。至北宋时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算盘形制经不断改进,已经大体定型,珠算方法也获得普遍的应用。1921年考古发掘,曾在河北巨鹿出土算盘珠一颗,为北宋遗物。有研究者认为《清明上河图》卷末赵太丞家药铺柜上所绘即与今制相同的算盘,用于商业计算。有关诗文中也颇有“珠走盘”、“走盘珠”等词汇。凡此都是珠算成型于宋代的根据。据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记载,自元丰元年(1078)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有《盘珠集》、《走盘集》等珠算著作问世,惜散佚不存。

运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的方法。东汉东莱(今莱州市)人徐岳的《数术记遗》中有关于珠算的最早记载。书中记述,他的老师刘会稽曾访问过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为他解释了十四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书中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南北朝时期北周汉中郡守甄鸾为此作了注释:“刻板为三分,其中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间、故云‘经纬三才’也。”这种算盘上面一珠下面四珠,上下珠不同色,是今算盘的雏型。

珠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