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物化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物化学分类:【文化精萃】 是研究生物体内的物质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变化的科学。“生物化学”一词在1900年才出现,但300多年前就有人试图用化学理论来解释生物学现象。19世纪,生物化学随结构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解决生理学问题。活力论者认为,生物体中物质的变化不遵从适用于非生命物质的化学和物理学定律,而且生物体中形成的天然产物决不能用普通的化学方法来合成。尿素的合成粉碎了这种观点。接着科学家又证明酵素就是酶,从而将细胞的生命过程跟无生命的酶系统联系起来;后又证明酶均为蛋白质;发现核黄素是酶的辅基;搞清了维生素预防脚气病、坏血病的机制等等,直到1951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都是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生物化学方面重大突出成就是:蛋白质的首次化学合成,某些酶中原子排列的确定和代谢调节机制的阐明等。生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又大大扩展,包括活质的化学组成、血液、代谢、激素、营养、消化、基因、进化及生命起源等。生物化学也需作定量研究,如用分光光度计进行特殊的显色反应,用气量法以测定呼吸熵等。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生命的化学过程,揭示化学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除活体研究及体外培养组织切片外,必要时可破坏一些细胞结构,分离出各种细胞成分。所以新的方法和仪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有离心、电泳、色谱法和同位素示踪法等等。应用生物化学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及药物生物化学等。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采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交叉科学。内容包括对大分子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生物活性物质(酶、激素、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对这些物质代谢和调控规律的探讨。生物化学是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8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利比克首次采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为该学科奠基。之后这门学科逐步完善,发展成为一门具有植物生化、动物生化、微生物生化、医药生化、生理化学、农业生化、工业生化、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动力学等多项分支学科的边缘科学。生物化学的原理、方法也成为生物学领域中例如胚胎发生学、细胞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可缺少的研究工具。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十分广泛,生物大分子物质的人工合成,生物膜的研究,代谢调控的研究,基因工程的研究,免疫化学的研究,脑化学和神经化学的研究,衰老生化的研究及食物营养学的研究都是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