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圭分类:【文化精萃】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经济思想家、水利家。名丹,周地(今河南洛阳)人。一说为魏人。曾在李悝前后任魏文侯相。在财政上反对重税聚敛,赞成“二十而取一”,因而被主张“什一之税”的孟轲批评是“貉道也”(《孟子?告子下》)。提倡兴修水利,筑堤防灾。白圭从事过农产品贸易,并很重视自己的事业,说:“吾治生产(做买卖),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武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第一个自觉把兵法运用于商业经营的人。他注重市场预测,曾运用古代岁星纪年法和五行思想推测年景丰歉。掌握其规律,并用来预测可能对粮食市场造成的影响,在营销上,鼓吹行“仁术”。主张秋收后要及时收购农民急欲脱手的谷物,同时向他们供应丝漆等手工业原料,春茧上市时要适时收购帛絮等手工业品,同时供应春耕急需的种子和口粮。他不赞成供大于求则压价拒收,供小于求又抬价惜售这一多数商人的惯常做法,主张“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适时买进或卖出。他说:“欲上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因为“下谷”是民众的食物,相对比同样数量的“上谷”利润虽少,由于需求量大,可以从多销中获取比“上谷”更大的利润。认为向农民供应“上种”,使粮食产量增加(“长石斗”),才能培养货源,盈得信誉,从而扩大粮食市场。他很重视提高经营者自身的素质修养,并在经营中身体力行,做到“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他说:“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商人。司马迁认为,白圭是中国研究经营术的鼻祖,总结出整套经营理论,并经过实践验证很成功,值得后人效仿(《史记?货殖列传》)。一说历史上有两个白圭,一个是水利家的白圭,一个是经济理论家兼商人的白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