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衣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白衣派分类:【文化精萃】 耆那教派之一。公元1世纪形成。因穿象征廉洁的白衣,故名。该派的重要主张①一位觉者(成道者)需要进食和排泄;②妇女和男子一样能获得拯救;③低种姓的首陀罗也和高种姓的一样能得到拯救;④不抛弃衣服一个人也能得到拯救;⑤世俗家庭的主人同样能获得拯救;⑥允许崇拜穿衣和修饰的祖师偶像;⑦出家人允许占有14种生活必需品;⑧第十九祖摩利陀是一位妇女;⑨原始圣典“十二支”中的“十一支”一直存在,为真传;⑩允许出家人向首陀罗乞食;(11)大雄出家前已经结婚,并生有一女。该派信奉的经典有7部45种,即11安伽、12付支(付经)、杂记、6裁断经、10部残著、4根本经、难提经、阿?伽陀罗经。宗教仪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庙举行。允许教徒有一件白袍、一只钵、一把掸子和一个防止小虫入口的口罩。后分裂为多派。白衣派大部分集中于西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