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百泉分类:【传统文化】 在河南辉县城西北5里的苏门山南麓,为国内外闻名的风景区。山上树林茂密,红楼掩映其间。山下泉水四溢,蓄集于四大水池之中,清澈见底,透明似镜。沿山麓东行,有程泉、冯泉、甘泉、喷玉、灵源、涌金诸亭,均系唐代以来开挖泉水而建。亭中刻石立碑,以其记事。各亭历史,以“涌金”为最久,苏轼留有“苏门山涌金亭”6个大字,系其手迹摹刻,甚为珍贵。 位于辉县市西北的苏门山南麓,面积约3.4万平方米,容水6.5万立方,最深处达3米,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20°左右,冬暖夏凉,是一座优美的天然浴池。据记载,唐代就已经利用泉水进行农田灌溉。百泉湖中有“清晖阁”,始建于元,周围翠柏苍劲,古雅清秀。清康熙二十九年,又于阁前建“飞虹桥”一座。湖畔有“涌金”、“喷玉”、“灵源”、“课桑”、“放鱼”、“下马”诸亭。其中以“涌金亭”为最。亭内四壁镶有宋、元、明、清诗赋刻石50余块。苏轼、许衡、乾隆等人的碑刻保存完好。苏门山与百泉齐名,海拔180米。山顶有“啸谷”,为西晋隐士孙登隐居处,因孙登常在此长啸而得名。山腰间的孔庙,建于明代成化年间,修有“戟门”,上题“高山仰止”四字,再向前为“子在川上”石坊。孔庙之西侧有卫源庙,创建于隋,现存的卫源庙大殿为明代重修,造型古朴,气势宏伟。殿旁有唐长安四年孙去烦书《百门陂碑铭》,是研究唐代水利的实物资料。苏门山南坳的“长生洞”、“安乐窝”,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寓所。百泉湖西岸,有宋代的“太极书院”遗址,则系邵雍讲学的地方。元代的许衡,明代的李贽,清代的孙奇峰等深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均留有遗址。苏门山下东侧有“饿夫墓”,是明末志士彭了凡殉节处。苏门山西侧的凤凰岭,又称“营盘山”,是岳飞抗金的营地。百泉湖的东侧,有清乾隆皇帝的行宫,湖东北岸上,修有石碑长廊,收集西晋以来散存的碑刻数百块。其中有宋代岳飞的“四条屏碑”,唐伯虎等人的十二块扇面石刻,郑板桥的画《竹》石刻等,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位于邢台市郊。为一组泉水的总称,包括百泉坑、葫芦套、黑龙潭、银沙泉、珍珠泉、达活泉、紫金泉等15泉,因泉甚多,故以百名之,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诸泉喷珠吐玉,奔流不息,一昼夜涌出量达60万立方米。元代郭守敬曾修筑沟渠,引水灌溉。现泉区有多处人工湖,颇具水乡风光。达活泉建为公园,水面广植荷花,周围亭榭掩映于绿树丛中,风光幽静。 位于城区西北2.5公里苏门山南麓。因泉眼众多,故名。著名的有搠刀泉、涌金泉、喷玉泉等。泉水清澈,水涌如珠,汇成百泉湖,面积达3.4万平方米。众多泉眼自湖底涌出,渊涵澄澈,与苏门山相映生辉,形成湖光山色的旅游胜地。隋代在此建卫源庙,以后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形成河南省最大的园林建筑群。并有晋人孙登隐居处啸台,宋理学家邵雍故居安乐窝,元人耶律楚才住址梅溪,以及邵雍、许衡和孙奇逢等人讲学的百泉书院等胜迹。历代不少名人学士游此,留下碑刻350余通,篆、隶、真、行、草诸体兼备。其中北魏、唐时的造像碑,宋崔白作画、苏轼题词的布袋僧仪像,元赵孟钍橛裥楣郾?牵?魈埔?让婊?颓逯[浦褡踊??痰龋??哂薪细叩囊帐跫壑怠G迩?〉邸白?纤彰拧笔彼?鞔首诗,也刻石嵌于碑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