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皆拟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皆拟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

分类:【风俗文化】

句出西汉扬雄的 《解嘲》 中,意思是:凡是爱发议论的文人士大夫们,都把自己比为古代贤臣伊尹,连五尺儿童都认为春秋时齐国的名臣晏婴和管仲都羞于和自己相比。

“(xǐ)”是指包发的巾。汉代戴冠前先要把束在一起的头发盘绕在头顶,用旷包住,然后戴冠。因为戴冠前必须用旷包住头发,所以有时旷也指冠。“戴”,即戴冠。“缨”,指系于领下的帽带。汉代文人士大夫戴进贤冠,冠式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有一梁到八梁的区别。戴时加在帻上。《后汉书?舆服志》记载: “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今列侯自不奉朝请侍祠祭者,不得服此,皆常三梁冠,皂单衣,其归国流黄衣帮云。”晋公卿礼秩曰: “太傅、司空、司徒着进贤三梁冠,黑介帻。”正说明汉代对文人士大夫戴冠的规定。

“谈”,彼此对话,议论。“拟”,仿效。“阿衡”,指伊尹,商初大臣,姓伊,名挚,尹是官名。曾任阿衡官职,故称阿衡。传说他是奴隶出身,后辅佐汤攻灭夏。“童子”,未成年人。“羞”,以之为羞,难为情。“晏婴”,春秋时齐国人,字仲平,曾为齐景公相。“夷吾”即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政治家,曾帮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这两句话用讽刺的口气描写人人以圣贤自比,而真正有才能的人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反映了西汉末年的朝政腐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