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皖南花鼓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皖南花鼓调

分类:【中国民俗】

流行于宣城、宁国、郎溪、广德等地。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民间艺术演化而形成,后来发展成“打五件”,即艺人身背60厘米长、50厘米高的竹架,上吊有大小锣、小钹、小鼓和竹梆(后改牙板)五件乐器,且以绳相连串,一人可用手牵绳敲打四件,脚踏绳索操纵小钹,自打自唱。演唱内容分为三类:“喜字歌”(见字歌)、“劝世歌”、“花鼓调”片断故事,皆因世代相传而逐渐形成固定唱词。之后,兴起花鼓调班社,艺人称之为“扎年台”,又称“扎年堂”。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和五月十三为组班日期,在此头尾的时间内,艺人可选搭班社,参加演唱至半年后始允许转搭他班。这时,原来打五件形式变为多样化。有唱地摊的,演员已固定有五人,称“五人头”。班社的建立,又从“五人头”发展为七人的“三打四

唱”,最终成为“七紧八慢九稍停”,即七人演出太紧张,八人演出才可将就应付,九人演出则喘口气。所演唱的书目,大多是从戏曲中学来的故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