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盐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盐钞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商人向官府缴纳现钱后,到指定场所领取食盐并准予运销的凭证。是宋代榷盐制度的重要环节。仁宗庆历年间,范祥为制置解盐使,针对旧盐法之弊端而进行改革,开始实行盐钞法。按盐场产量确定发钞数目,书印盐钞。商人至边郡折博务输钱买钞,约五六贯一钞,再至解池(今山西运城南)领盐一席(220斤),任可贸易。同时,在京师都盐院置库储盐,以平准盐价,也允许商人凭钞到院提取现金,以保证钞值的稳定。盐钞法的实施,是以间接专卖的通商法代替直接专卖的官卖法,克服了许多旧弊,官盐得以畅销,国家盐利收入大增。宋神宗时开始滥发盐钞,造成盐少钞多,钞券大量壅滞,商人受害不浅。后来,水坏解盐,盐钞法便渐向东南盐区推行。东南盐钞,主要由京师榷货务发行。徽宗崇宁以后,蔡京当政,更极力将盐钞法普遍推行于东南地区,并利用改发新钞、增加钞券取盐过程中的种种费用、抬高钞价等手段来勒索商人和消费者。政和年间,又创行盐引法,分长引、短引,规定销售地区和时限,到期销售不完,即把盐引销毁、剩盐没官。这种盐引实际上是一种新盐钞,故又称“钞引”。南宋初,赵开在四川推行盐钞法,商人纳钱买钞和交各种税钱后,直接向井户买盐出售,官置合同场负责验视,废除了官府统购民盐后再转卖给商人的中介环节,但向井户和商人征收的税钱颇重。南宋大部分地区实行盐钞法,唯福建、两广地区时行官卖,时行钞法。参见“榷盐制”、“交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