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盾牌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盾牌舞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民间舞蹈。又称“藤牌舞”、“破长牌”等。流行于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是从古代武舞演变流传下来的一种反映士兵操练、战争生活的舞蹈。现民间的盾牌舞,演员左手执盾牌,右手握刀,相互对舞,或与持枪、叉、棍者对打。用民间锣鼓伴奏。通过布阵、对阵和破阵等战斗对垒、搏斗撕杀,表现了古代战争场面和武士的个人武技。江西永新县的盾牌舞,由八人持盾牌和两个执叉者表演,有“四角阵”:四人执盾牌站四角,一人持叉和四人对舞;有“黄蜂阵”:十人排成两行,向四方冲杀;有“一字长蛇阵”:十人成一字同操,机动灵活的古代阵法。江苏宜兴县的盾牌舞有“五星阵”、“十字阵”、“金钩阵”等。盾牌舞讲阵列式,变化整齐,刚健紧凑,威武雄壮,震人心魄。 流传于温州、台州、宁波、金华一带,其起源据说与戚继光抗倭有关。戚继光守浙时曾在东阳、义乌一带招收3000余名精兵作为戚家军的主力,《盾牌舞》的基本动作就是依据“戚家军”练兵时的“刀盾功”操练法衍变而来的。《盾牌舞》的表演者头扎英雄巾,腰缠武士带,左手执盾,右手握刀,号角齐鸣,杀声四起,演员马步上场,动作有冲杀、对打、抵御、跃击等,阵形多变,进退有序,配以鼓乐,十分雄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